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冀北当年浩莫分,斯人一顾每空群。


国家科第与风汉,天下英雄惟使君。


后进何人知大老,横流无地寄斯文。

乃翁犹旅殡,霜露几焄蒿。


日与清江逝,云连桂岭高。


时无郭元振,梦有令狐绹。

洛阳牡丹隔万里,棘荒姚魏扶不起。
马塍近在杭州陌,野人只向诗中识。


匀朱傅粉初窥墙,海棠为屋辛夷房。

天涯得代非为远,元夕初过尚勒春。


小酌可成烧尾宴,壮心俱付耗磨辰。


原无蔡泽轻肥想,自喜桓伦历落人。

忆从维扬楫,风尘失而舅。


幸馀延陵诺,不堕孝标口。


玉犹当日润,璞更何年剖。

双眼宁输郭景纯,青鞋踏遍为严亲。


前山尽有牛眠地,只要余郎自卖身。

一接余郎月旦评,翛然四坐欲风生。


请看朱邸王孙贵,杜口毗邪学净名。

阿翁不问生人产,有子徒能读父书。


不为薛田荒欲尽,可令弹铗叹无鱼。

七尺穹碑三尺坟,五君垂尽到余君。


却怜身后谁知已,此意凄凉不可闻。

道人杖一锡,一钵复随缘。


钵中贮秋月,锡底飞寒泉。


警鹤有时响,收龙都静眠。

湖中水暖鱼吹絮,湖边花发莺啼树。
吴宫花草久成尘,瞥见吴宫双玉墓。


双玉复双玉,玉貌皆婵嫣。

竹石元来不必分,竹精神是石精神。


若教万竹论封爵,可配当年万石君。

丰干里畔方干宅,乔木森森向人立。


高堂净扫无纤尘,片片明霞傍檐入。


主人古貌仍古心,市隐蓬蒿甘陆沉。

一家犹道路,十日寄并州。


幸借元龙榻,安眠百尺楼。

雪阻燕山道,风寒易水尘。


独怜陈仲子,扫榻待幽人。

此画茅山第几真,翛然白氅鹤翎新。
百年身世归歌咏,一代交游在缙绅。
一雨朝来暑顿收,菰蒲瑟瑟未胜愁。
兀从画里添霜意,正忆天涯向晚流。
穷海生桑曾再见,故乡为国似先秋。
近识四明客,浮来海上槎。
心专毫素业,迹异博徒家。
匠意丹青巧,游神水石嘉。
拜命辞中阙,鸣箫下南郡。
天晴木叶空,江暖梅香近。
解铎风成阵,开堂月生晕。
一角疏烟映折枝,绮窗清味岁寒期。
白头潘令重题句,惆怅虚廊月上时。
芬陀文藻有清芬,也比羊欣爱练裙。
明镜宝钗零落尽,尘缣还与护缃芸。
春柳拖烟绿渐舒,寒云黯淡雪晴初。
征骑暂绁论交好,下榻淹留叹会疏。
浙水空思湖景媚,蓟门遥望陇头书。
拍天烟水,问何人十筑,遍栽杨柳。
险绝独山门两扇,拦住太湖东走。
环石为城,诛茅作屋,结构原非偶。
伏波裹尸还,马璘苦战死。
至今骨犹香,勋名照青史。
桓桓马将军,或疑其孙子。
英溪林隐老烟霞,意态凭君认不差。
貌我清癯如野鹤,一筇支石倚梅花。
拥书不读徒百城,蓄酒不醉以酒名。
忍贫远愧古人守,闭门吟出饥鸢声。
新诗似嘲困蹇束,是爱非嫉若治秃。
草檄真能事,从军亦壮游。
况逢汉陆贾,同注《晋阳秋》。
雨幔临湘浦,风帆近岳楼。
之子湖南去,扁舟意若何。
白云衡岳满,青草洞庭多。
幕府裁铙曲,迁人依棹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