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海山之湫龙所宫,溅瀑下赴声琤琮。


碧矑大士何许主,爱此匹练飞冥蒙。


偶然宴坐百千劫,神力悲愿俱无穷。

浮生有几,叹欢娱常少,忧愁相属。
富贵功名皆由命,何必区区仆仆。
燕蝠尘中,鸡虫影里,见了还追逐。

佳人迟暮思何其,直是郎潜世不知。


世路未嫌千日酒,才情偏爱六朝诗。


入门便坐从炊黍,上榻横眠听解颐。

听漏西堂黯不眠,忆君如在夜灯前。


可堪环堵三年病,又上南州万里船。


缩手未闲终坐巧,逾垣欲避转愁偏。

急难来山中,意外与翁会。


惊魂亲紫眉,暂分窗日晒。


渊明去何之,位置天心怪。

云岚媚老眼,稍喜闻见隘。


返庐调药鼎,颠风鸣万籁。


平生安心方,临事忽破碎。

足下不履头不巾,一衲寒暑长随身。


有酒时过犊鼻子,得钱即散鹑衣人。


马藏阴相任儿戏,熊经外道胡足论。

迢迢涉江去,江介生凄风。


涉之将奚为,南湖采芙蓉。


美人在远道,我心忧忡忡。

二公心古貌清癯,趣在林泉世味疏。


寸碧来从锦江远,九疑分向锡山居。


山中丘壑奴金谷,笔下波澜陋石渠。

江门春雨忆皇都,个个先生六十馀。


必有嘉言告当宁,他年应得史臣书。

各留一影落堪舆,叹息乾坤几丈夫。


脱赠藤蓑君亦爱,江门春雨忆皇都。

西山对面说河图,远志谁将小草呼。


今古圣贤不同调,各留一影落堪舆。

当时不出意何如,得丧难逃真数书。


更忆往年张学士,西山对面说河图。

也曾收拾定山书,三月天曹谢事初。


见说定山长在病,当时不出意何如。

一寸寒光万里心,怀中明月梦中寻。


莫将玉碗移相傍,看作兰陵旧郁金。

灿烂文犀粤岭来,竹皮冠小正堪裁。


异时牛渚休然却,留伴温郎玉镜台。

似梦如痴画阁前,前身谁为问梯仙。


三生我亦琼楼客,一堕风尘四十年。

薤露催人屈壮图,半生蹭蹬老穷途。


筹边自合铭燕石,指佞何烦料虎须。


幕府有金酬部曲,田园无业抚诸孤。

世俗无轻好遁讥,先生岂是爱山扉。


圣人固重潜龙诫,君子安为即鹿非。


白水会来朝草径,红尘不敢傍麻衣。

豫章自昔旌阳宅,借问仙都已劫灰。


西山应无剪柏处,东湖遂有伏蛟台。


千年铁札化为石,十日阴风怒若雷。

伟哉盘古灵,万仙集殊庭。


分布岁镇荧,生化与克刑。


气机浩不停,几人得宁馨。

一统江山大,群贤气量恢。


客中逢节序,雨后踏崔嵬。


虎踞城如昨,鳌分极不摧。

九地一阳今渐回,道傍山寺独徘徊。


拾薪煮茗消馀日,刻竹题诗试老才。


黄纸正悬天下望,锦衣遥为故人来。

有叟有叟名鹧鸪,壮年意气亦豪疏。
豪行不顾一足拘,苦吟赢得全身癯。


有儿不令左右扶,独携短筇朝帝都。

看花久不到墙东,不道寒丛也自红。


培殖可能符善颂,故应嘉气与君同。

先生七十五春秋,始抱兰枝第一筹。


来晚恰符园果谶,名成须著锦标头。


家书便合添千卷,身世真堪老一丘。

执鞭无地候巾车,逸老编中识面初。


露冕犹闻下江汉,云山谁与画衡庐。


青槐古柏京尘远,寒日西风宰树疏。

碧玉竿竿静且修,如君一见似王猷。
偶然把赠陈生去,拖向长天理钓钩。
两翁故复可怜人,倾盖长安四十春。
华屋山丘如隔日,夜床风雨得弥旬。
书签药裹仍仍在,橘刺藤梢一一新。
笼中绛雪调红粉,袖里青囊映翠蛾。
采药岂应仙犬吠,怜才今见雪儿歌。
但防窃去能奔月,不待章成更渡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