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窗前老树渐舒萼,旭日淡淡风来薄。
铜钲已随鲁阳返,斛珠静待鲛人作。
平野漫漫极炫晃,长天迥迥迷寥廓。
城上春阴,正俯仰、今古自斟。
菰芦外、软红如驶,烟语重寻。
万里乾坤无伯乐,龙媒伏枥孰知音。
去南鸿、影里望江城,秋色向人明。
算衰杨断岸,枯荷残溆,曾照星星。
还共探春湖上,单舸蹙霜棱。
年少文声许过秦,仕涂便失自由身。
初思鲈鲙翻归兴,不见仙槎却问津。
道德千言遥胄事,文章万丈当家春。
四时秋色可春回,古锦囊空信短才。
纸尾依随丞不负,天西穷绝客何来。
顽云垂翼山碉暗,乔麦饶花雪岭开。
影落林塘凹,斜入茅檐角。
月黑缟袂逢,天寒翠袖薄。
世无杜陵人,清吟久零落。
西征登陇首,薄暮有所思。
所思郁不见,残云傍马飞。
逢迎少壮非吾道,百壶且试开怀抱。
得意难兼熊掌鱼,功名随分勿求馀。
或先或后时而已,将废将行命也欤。
理性明中闲念虑,云山深处著田庐。
秋风乘兴下三山,不惮驰驱涉险艰。
别酒醉来仍更酌,征鞍发去且须攀。
身安岂畏路千里,道在元知命两间。
残雪半窗春意动,馀香一榻夜忘眠。
灯前对酒须今夕,客里题诗尚旧年。
风竹萧萧还自语,寒梅的的竟谁怜。
天水双双桂影团,喜符佳谶上眉端。
外家风采今犹在,长啸空山鹤发寒。
谁复风流斗凤团,天人丰骨想毫端。
楚吟翻泣铜仙泪,共洒秋风玉井寒。
一一方诸镜样团,金壶沾墨岂无端。
万年枝上天香尽,遗恨青天碧海寒。
谁为博物善文辞,嗜古徒招世俗嗤。
烟雨模糊天下事,山川灵淑袖中诗。
儒林支派清河衍,团扇神丰洛下遗。
廿载邯郸道上过,梁园作赋意云何。
秋风波起思莼菜,茅屋云深长薜萝。
耐老竞推长寿佛,雅游喜作小行窠。
渡辽名士属龙头,却聘无烦借箸筹。
结客孔融居北海,逃名徐孺重南州。
能将富贵浮云视,知是神仙慧业修。
簪裾满座醉和春,莺燕聊翩贺主人。
坐我董帷书味永,管他周鼎泗滨沦。
五千年史翻陈案,三十馀山卧逸民。
五十老翁醉露顶,白发满头媚花影。
此心忽落江湖艇,江湖艇子风萧萧,秋在蒹葭尖上招。
不雨不日林风凉,城外昼比城中长。
况是花壁青竹墙,酒边安得生夕阳,西山劝客飞千觞。
万事莫如游约急,晓露沾袍草香湿。
三分池馆七山林,下马径须花里人,花梢高挂青油笠。
清溪相送来黄州,侨寓城南恰春夜。
惊魄乌台缧绁边,闲心狮座幡幢下。
铁拄杖瘦信步携,药玉船深尽清泻。
碧梧翠柏庭锁凉,一雨丁耽晨达夜。
遗迹坡翁昔所珍,囊开古锦明灯下。
意忘工拙特秀劲,藤纸今犹墨光泻。
我昔渡彭蠡,始见匡庐峰。
可惜风利不得泊,船头怅望云重重。
李侯有佳句,题遍青芙蓉。
我家江南真水乡,遥村远树如针芒。
每看孤帆入浦黑,晴见落照依山黄。
平畦方罫在屋角,曲港一色连青秧。
山回水复逢一乡,疏星煜煜镫射芒。
萧条知是百家聚,滩潬疑渡十里黄。
溪尾隆隆自春谷,山腰棱棱方插秧。
去日堂堂胡不归?
晨光献岁更熹微。
思艰行在需三鉴,厌乱都人望六飞。
犹有遗臣谁是靡,能知四国岂无挥。
春梦随花不可寻,廿年几度吊禅林。
不因留得榱题在,谁识承平岁月深。
乱离词客少。
锦鲸仙去,鹤归华表。
把酒生平,都是旧时言笑。
峨弁千峰倚天碧,上有修筠材可笛。
月明三弄面巉岩,惊起哀猿啼峭壁。
儿童斫石攒青瑶,寒林萧萧吹堕樵。
西风落叶满空山,怀古情悰每怆然。
诗句尚传人化鹤,危亭何在草生烟。
披寻旧址营华构,追继当时醉玉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