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荏苒流光岁欲更,诗篇祭罢转多情。
林峦似画过韦曲,笔札如云聚墨卿。
公暇不妨留胜地,幽探何必问仙瀛。
腊尽凝寒已渐消,名园高会兴偏饶。
亭台隐映多奇石,径路逶迤有画桥。
细雨波间鱼乐出,疏林坞外桂丛招。
乌石滩头上溯滩,崖前风雨谒荒祠。
愁看浪泊飞鸢地,不见楼船下越时。
象郡旧开秦日月,马侯曾肃汉官仪。
十年趁飞蓬,来作海边梦。
曾无竹马迎,长办柳车送。
长须乞米收,骥子学诗诵。
暂携笙鹤远朝天,尽道丹成骨已仙。
岩搆往来驯虎豹,荷衣著破带云烟。
岁周甲子何曾记,夜遇庚申便不眠。
诗禅在在谈风月,未抵江西龙象窟。
尔来结习莲社丛,谁欤超出行辈中。
我知桂隐传衣处,玄机参透涪仙句。
木落长空净,秋深爽气多。
澹烟浮远树,晶日泊平蓑。
小艇浮深碧,孤筇曳慢坡。
晓日平郊远色分,皇家千障抱诸坟。
沾花车骑香闻露,过水冠裳润带云。
绣璧斜翻丹凤势,回沙细拥白蛇文。
水落双江见底清,官船东下石滩平。
五龙山远环遗庙,千雉云高接石城。
人去睢阳空有像,将归岭表尚留名。
万里南风送驿舟,苍梧江上景逾幽。
一双白鸟常随棹,无数青山总入楼。
鸣凤不来芳树暝,嘉鱼初上碧波秋。
到处曾栽惠远莲,鸡峰来住又多年。
久知戒行闻天下,喜有声名著日边。
贝叶经翻松下石,昙花香泛竹间泉。
屋上白云闲,屋下流泉好。
遥山几片青,出没林树杪。
浮生堕尘网,局促何其小。
红殷绿浅,几许风光,撋做春昼。
宛转重门,掩映红闺如绣。
正芳时,成间阻,罗衫浥泪千重透。
画舸住鸳鸯,记两湖,揉蓝春色如染。
烟雨满深村,一湾柳、吟笺旧曾题遍。
别来香径,草芽帘外东风浅。
遄往欲何之,缓行聊尔尔。
悟身无期会,在彼犹在此。
轻舠类短鞍,安取途九轨。
时危结屋傍岩阿,野径春烟匝翠萝。
四海俊贤唐贡举,百年父老汉讴歌。
山涵雾雨藏玄豹,水会陂塘散白鹅。
玉盘捧出冰天暮,霜雪■然江海路。
官船面面启篷窗,撑入溪泷最深处。
梯空我欲招素娥,广寒孤眠奈愁何。
客心豫为秋风摧,与狐谋裘苏病骸。
独贪避暑胜河朔,入握阴泉珠一枚。
炎官恐我不耐冷,余威直到单于台。
木柴僵落白草摧,禾麻残立如枯骸。
邪气袭逆中结轖,涊汗不待《七发》枚。
焦头颇苦张火伞,炙肤无乃团冰台。
料峭东风,廉纤细雨,落梅飞尽。
单衣,恻恻,再整金猊香烬。
误千红、试妆较迟,故园不似清明近。
森森万木一精庐,黄卷青灯自卷舒。
却肯追随三舍远,不论闻问十年疏。
遗贤公已长怀玉,老圃吾方欲荷锄。
烟外斜阳,云中远岫。
翠眉轻补胭脂漏。
回波都是断肠声,断肠更听哀猿吼。
藏身何必武陵溪,心远人间路自迷。
容膝不妨茅屋小,爱云聊放竹垣低。
书成药谱还亲校,钓罢鱼筐只自提。
我生嗜古勤搜索,左右罗陈殊卓荦。
岐山有客携鼎来,神物乍见缘耕作。
其文百有卅四字,载纪元戌刊蛮洛。
溽暑长安榴吐缬。
客忆莼鲈,不待清秋节。
座上高谈惊乍歇。
江上人家柳罨汀,寒山绕郭暮烟青。
兰前一片潇湘色,落日秋心满洞庭。
肯将傲骨受人怜,清夜香消一炷烟。
何物功名能缚束,闲情诗句自缠绵。
酿开竹叶时拚醉,种有梅花不记年。
儒冠抛却遂初衣,世事何心问是非。
袖有枣梨儿女喜,门无租税吏人稀。
嘉鱼惯向晨餐具,庄蝶时从午梦飞。
移家钟阜几星霜,安步时时过野塘。
笑我荆溪生白发,望他孺子继青箱。
立身重虑亏先德,俟命何须礼梵王。
闲从风雨读招魂,谢绝繁华昼掩门。
游戏诗题和柳韵,郎当衣染旧莓痕。
方舆鸿制搜群籍,城市蜗居类半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