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昔自蜀归,百年已过半。
观棋未终局,回视斧柯烂。
饱知山林乐,富贵何足换。
兼旬大雨无昼夜,积潦深虞败吾稼。
岂惟一饱堕渺茫,直恐下湿侵腰胯。
南风忽从木末来,新月徘徊出云罅。
排日上牙牌,记花先后开。
看花不子细,过了却重回。
经过兵燹后,焦土遍江村。
满道豺狼迹,谁家鸡犬存?
寒风吹白日,鬼火乱黄昏。
沧海洪波蹙,蛮夷竟岁屯。
羽书交郡国,烽火接吴门。
云结残兵气,潮添战血痕。
金兰意气昔论文,燕坐朝霜竟夕曛。
千里驱驰来僰道,十年羁旅共滇云。
交游落落晨星散,踪迹悠悠水国分。
【其一】
千门万户易桃符,东舍西邻送历书。
二十五年如水去,人生消得几番除。
【其二】
多事关心偶不眠,随人也当守残年。
琴川落日水粼粼,回首重来十二春。
山色依稀乌目旧,风烟惨淡白头新。
倚空雉堞森城守,满城戎衣感戍尘。
剪剪春水出万壑,和春带出芳丛。
谁分弱水洗尘红。
低回金叵罗,约略玉玲珑。
老戴黄冠备扫除,空餐忽忽岁云徂。
系衔每愧监临旷,书考犹欣过犯无。
地主多情馈椒酒,阍人失职废桃符。
七帙骎骎病鲜欢,君恩犹许备祠官。
婢传稚子屠苏酒,奴笑先生苜蓿盘。
自叹管君今老秃,更悲庞嫂不团栾。
少小逢场老罢休,衰残更阅几春秋。
瓜牛庐有亲情贺,罗雀门无谒刺留。
梦断玉皇香案畔,诗成田舍火垆头。
嘉熙殿里春日长,集贤奉诏写苍筤。
迩来二十有五载,飘零残墨到江乡。
匡庐高人昔同住,每见挥毫凤鸾翥。
又东风唤醒一分春,吹愁上眉山。
趁晴梢剩雪,斜阳小立,人影珊珊。
避地依然沧海,险梦逐潮还。
雨带苍烟,须粘残雪,几年今日秋崖。
梅花篱落,不减旧情怀。
更觉神仙有分,一条冰、羽客官阶。
中秋侵夕启宾罍,共看长空一鉴开。
四坐雪霜清耳目,万家昆阆倚楼台。
波凉桂子从天落,阴极潮头半海来。
七宝成轮上海东,他圆争与此时同。
须知一夜清光别,为得三秋正色中。
唐曲听回云作驾,邺园游盛盖飞鸿。
元夕山楼撤旧层,荒年人必减欢朋。
聊趋净宇庄严地,一看通衢自在灯。
慰俗不专樽俎适,开愁宜有管弦能。
勉同风俗燕重阳,可惜良辰值岁荒。
南亩流民方塞路,东篱嘉菊漫浮觞。
虽无弦管追游乐,赖有山川气象强。
元夕虽荒欲罢难,群情宜向此时看。
官缘岁歉思从约,俗乐春游肯自安。
风引香尘人不断,月和残雪夜方寒。
要今年、沉醉到湘累,更番酹觞蒲。
甚骚心满纸,兰衰蕙变,章句荒芜。
照眼丹榴依旧,霜鬓与花疏。
白莲池上觅仙踪,曾听攒眉夜夜钟。
七十年前灯火地,东寻无路白云封。
清明初过后,正空翠、霭晴鲜。
念水际楼台,城隅花柳,春意无边。
清时自多暇日,看连镳、飞盖拥群贤。
剪烛酌深夜,山城寂不哗。
冬春分岁色,梅柳竞年华。
北斗频瞻阙,南云苦望家。
旷宇云屯火,清江浪沸汤。
苍生呼涸辙,赤帝转骄阳。
金石将焦铄,风沙屡作狂。
暗洒疮痍泪,悲歌云汉诗。
那堪望霈候,已过濯枝时。
永日烦巫祝,中宵验毕箕。
去岁还今岁,郴州又永州。
乾坤元客舍,身世与云浮。
薄宦好藏拙,携家且缓愁。
政成得请还乡去,正值桃源花发时。
五老清风吹满袖,三山迟日照庞眉。
金轮难买陶潜醉,珠海谁呈宗炳诗。
令节穷愁里。
念先人、生儿不孝,他乡留滞。
风雪打窗寒彻骨,冰结秦淮之水。
阁道双龙口,箱空俯泬寥。
路斜千虑失,山正百灵朝。
鱼贯联鸠杖,星躔合斗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