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释迦佛起天竺,罗汉五百又十六。
中华止绘十六僧,贯休十八老笔续。


千无万无无更无,芥子须弥一扫俱。

我读寒山拾得诗,唐初武德贞观时。


此必前朝老进士,开皇大业不仕隋。


长歌短舞芙蓉句,开元元和尚无之。

天骄自昔难羁縻,凭陵中夏侵北垂。
秦城万里堑山谷,汉女远嫁为阏氏。


赫然武帝事征伐,天下骚动士马疲。

形若龙蛇千岁蛰,神如日月四时新。


岂知鸡足山中客,元属莲华社里人。


岭上祖师提只履,烟中普化露全身。

天眷李唐能肖德,异人间出生其国。


于中贞观开元间,譬若丰年多黍稷。


曲江擢秀自妙龄,国器早被燕公识。

丹青且复绘新图,飞兔犹存玉貌无。


岂有人惊非好女,绝愁天使作仙夫。


心伤虿发西归少,泪洒龙髯北望孤。

七分形貌十分心,纵有丹青画不真。


萧散风神清瘦骨,分明小有洞天人。

浮生此世隔,过位恍然疑。


直讶风云动,俄惊泰华隳。


岩廊不可起,英爽俨如遗。

何人踞坐戎帐中,宁南彻侯昆山公。
手指抨弹出狮象,鼻息呼吸成虎熊。


帐前接席柳麻子,海内说书妙无比。

独坐青溪照鬓丝,小姑何处理娥眉。


画师要著樊通德,难写银镫拥髻时。

发短心长笑镜丝,摩挲皤腹帽檐垂。


不知人世衣冠异,只道科头岸接。

含啸沔阳春,孙曹不敢臣。


若无三顾主,何地著斯人。

排云深处,写婵娟一幅。
翚衣耀羽。
禁得兴亡千古恨,剑样英英眉妩。

闻昔妖氛满巴蜀,所临州县偃如风。


其城陷者尽从贼,以义死之惟有公。


节与岷山高莫敌,名随皂水注无穷。

岩风飒飒树叶赤,秋林紫气丹丘积。


问君胡为坐石根,微吟极望天云昏。


南归舟楫杳将滞,故园花莺当复存。

兴亡细事耳,人气延天命。


吾乡有文谢,万靡挽使正。


谢像藏退庐,竦瞻缀微咏。

微言昔废绝,大道随荒榛。


上下千岁间,天将复斯文。


若人实命世,述作参鬼神。

万丈光芒笔有神,两眉犹带旧酸辛。

残杯不复随肥马,剩馥端能丐后人。

夔子江头吟处景,杜鹃声里拜时身。

似我岂真我,相看还自疑。


陋非台阁像,高失布韦时。


吟苦眉常皱,忧多鬓早衰。

无诗无影不留真,描画先生到几分。


赖有当年亲点笔,一声孤鹤在秋云。

羊裘不钓世间名,考迹桐江更考情。


散发松根坐磐石,葫芦无酒对先生。

文章甲天下,气节愧当时。


公母亦滂母,千秋名共驰。

御史铁为肝,张秦挂舌端。


至今湖峤月,犹作太师看。

张子为人懒无对,遮手一官追行辈。


扑缘埃壤半年馀,亡补公家真合退。


病羸应念故园荒,连缄力扣中书堂。

清白传家古所难,门名通德又开端。


履声未近星辰听,早带还经岁月看。


五色云中知姓氏,七株松下具衣冠。

曲江去后流风歇。
岭南又见梁陈屈。
谁可继三英。

岂有儒生怀侠骨,几闻草野报皇恩。


壮君独抱匡时志,令我思招入海魂。


养士郇厨传食谱,娱亲莱采舞梨园。

一船书画归何处,三凤家风说至今。


当日典型犹在望,前朝乔木已成阴。


筱云旧第经过熟,芸阁遗编奖许深。

公生开元间,壮及天宝乱。


捐躯范阳兵,竟死蔡州叛。


其贤似魏徵,天下非贞观。

莫听番僧说是非,滔滔流水不西归。


自从拆断茎芦后,白浪翻天无了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