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子儋屋润体复胖,写出冰花朵朵寒。


何物指头能尔许,元来铁石是心肝。

误人吹裂柯亭笛,岂有残英落绮席。


始信寿阳人写真,不知江南近消息。

长恨飘零如楚云,梦中犹记好精神。


忽逢冷艳冰绡上,叹息侯家占好春。

溪路模糊半山雪,暗淡寒梅一枝月。


醉眸无处认冰姿,两袖香风更愁绝。

环天持轴促留题,如翅之云覆墨池。


我有愁丝络鳌极,馀丝风剪推梅枝。

吴绡七尺铺寒玉,幻出名花照幽独。


微霜淡月春朦胧,何处佳人卧空谷。


画梅自昔传华光,擅奇更有王元章。

梅溪之水何清哉,万顷玉碧天边来。
两山拱挹各异状,上有磅礴巨石散落生莓苔。


松萝笼蒙共纠结,带映万蕊纷瑶瑰。

乱插繁花晴昊,不禁冷蕊疏枝。


江树垂垂又发,无声总是新诗。

东阁官梅动诗兴,多才依旧能潦倒。


绝笔长风起纤未,乱插繁花向晴昊。


却德年年人醉时,千朵万朵压枝低。

玉龙寒嘶银粟下,山色昏冥如破瓦。


老枝枯蘖无眩容,暗里阳春生一罅。


东风团雪作好花,明月落在诗人家。

飞来峰下雪垂垂,近水人家玉两枝。


燕子春寒来不得,却教鸿雁见开时。

墨作南枝却耐看,北枝何似怯馀寒。


诗人不用劳区别,开到春来总一般。

每爱多才赋洛神,凌波曾见袜生尘。


谁知更有梅兄在,消得思王一写真。

诗到无声也自奇,眼明窗不见疏枝。


江南四月冥冥雨,空忆曹瞒止渴时。

海波寒浸玉蟾蜍,勾引清风入座隅。


借得诗人掣鲸手,骊龙颔下摘明珠。

花纵繁时影亦疏,瑶台和月夜模糊。


何人识得春风面,收拾馀香入画图。

剡藤湘竹付良工,扑蝶轻罗巧与同。


谁向炎天写梅蕊,仁风都在动摇中。

团扇写横枝,吴华可含咀。


谁知江南春,消尽人间暑。

吐花当暮景,结实待炎风。


无限调和意,都归笔砚中。

老枝如屈铁,陡觉数花新。


若露真消息,能令大地春。

旧笺新墨未曾干,如倚黄昏月下阑。


不是一枝斜更好,令人误作蜡花看。

座客且莫諠,听我梅花歌。
古今画者岂不多,俗工柰此幽绝之花何。


花光道人得三昧,标格孤高出尘外。

梅花三昧是华光,复有徐生远擅场。


遮莫高楼夜吹笛,玉奴自有返魂香。

江梅信是丈人行,老干能开白玉花。


笑杀天台桃几树,不分清俗要相夸。

踏月看梅不见花,只惊水底影横斜。


归来扫向冰绡扇,袖有西湖处士家。

竹外梅花耿玉颜,凛然冰句落霜纨。


莫将轻扇趋炎子,留作人间六月寒。

几番雪里访苔枝。
暗寻思。
未似仙云,摇漾薄铢衣。
暗香浮动,傍阑干曲,玉人同倚。
象笔鸾笺带香题,有无限,欢娱事。
绿萼横枝春细细。
洒然林下高风,百年长作贞松偶。
铅华不御,芳馨自远,蕙兰堪友。
蜀苑呼龙,孤山邀鹤,岁寒同守。
括囊无咎。
此意谁能剖。
岩石湖波供枕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