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高情应与水云宽,江北江南望渺漫。
逐马银杯端可赏,屯边铁甲得无寒。
已知与国同休戚,且庆丰年表治安。
疏雨洗空碧,晚晴人倚楼。
稻花千顷浪,枫叶一帘秋。
远岸明残日,孤村认小舟。
一带江流接太虚,危楼特地幻荒芜。
移来瀛丈三山胜,画出潇湘八景图。
何处归帆随倦鸟,满汀落日照晴凫。
远山寒暮景,无事试登楼。
泛渚鸥终日,书空雁迎秋。
朱帘高卷□,雨渡自横舟。
桃李漫山不是春,纷纷蜂蝶趁游人。
梅花已带春归了,分付垂杨浥露尘。
避俗懒成癖,登楼睡失魔。
忘机鸥自下,开槛蝶相过。
高处景差胜,静中春更多。
病思归心走兔迒,自嗤幻境未渠忘。
并州便作咸阳看,设若桑干亦故乡。
病起思遐眺,兹楼寓一欢。
烟芜连雨脚,秋稼入云端。
惊鹭衔鱼起,饥鸦啄果残。
旭日临重壁,天眷极中京。
春晖发芳甸,佳气满层城。
去鸟随看没,来云逐望生。
木落霜清雁影流,偶来长啸独登楼。
笳鸣薄暮寒鸦集,剑倚遥空紫电流。
万里胡尘连大漠,一樽汉月醉高秋。
中秋万里卜阴晴,数岁无如此夜明。
山月渐高天渐阔,海湖随满地随平。
共须酌酒开怀抱,独为登楼羡老成。
秋到豫章城,登楼入夜清。
未能分树色,空自有江声。
客散尊仍绿,山横月半明。
任城腊五夜,雪势浩方永。
拥裘深帷中,照见须眉影。
神马挟冯夷,我驭何不骋。
黄鹤楼头作重九,吴山楚水空何有。
万里中原掌上看,贾胡城郭摇杯酒。
步上危楼豁两瞳,冱云幂䍥酿寒风。
春迟湖白山青外,人在梅香雪影中。
老树着花喧冻雀,芳泥沾絮戏轻鸿。
落日登楼意,沧州万里遥。
云阴冥屈蠖,风势侧盘雕。
俗物毋相乱,秋山肯见招。
竹扫虬檐,梅侵鸳瓦,卷帘归雁飞斜。
如此春光,可堪鬓点霜华。
支筇背锦寻游处,漾酒旗、芳树青遮。
斜阳明灭鸦对语,白杨萧萧作风雨。
孤城寒甃大江声,一塔巍然涌过城。
二龙山高高百仞,恍若玉山遥相并。
墨香萦涤砚,入座愈清辉。
韦柳真诗在,求羊好友稀。
楼高孤月伴,石古乱蓁围。
山城木落乱蝉秋,剑水嵯峨拥石流。
远道凉风催塞雁,极天诗兴落沙鸥。
一官浮世笑五斗,与子提壶销百忧。
无言凭燕几,爱香袅、博山炉。
正暖日辉辉,晴云淡淡,千里平芜。
田家尽收刈了,见牛羊、下垄暝烟孤。
乘月上高楼。
一片清光浩莫收。
帘卷好风知客意,飕飕。
云藏日影微吞吐,道是晴来又似阴。
秋色涵空醒醉眼,雁声到耳引归心。
暴流决岸危桥断,古木堆烟远寺深。
地卑梅雨湿,气压篆烟低。
熟是披襟处,高楼百尺梯。
图书粲东壁,星斗下西楼。
满座襟怀爽,一轮风露秋。
云山遗古意,江汉洗诗愁。
隐侯文治知何用,千古端羞堕泪碑。
国危忍助神鼎覆,身免犹嗟鞶带移。
登览寒烟萦远目,凄凉夕照谢高榱。
新晴秋色翠微间,半榻当窗独坐闲。
云去懒残应别地,峰来孤绝此何山。
圆月当新霁,高楼见最明。
素波流粉壁,丹桂拂飞甍。
下瞰千门静,旁观万象生。
皎洁三秋月,巍峨百丈楼。
下分征客路,上有美人愁。
帐卷芙蓉带,帘褰玳瑁钩。
清明寒食客中过,病起强登江上楼。
远树云闲春漠漠,落花风静思悠悠。
乡书无雁频劳梦,波浪惊人久系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