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谁专巴穴富,夙擅渭川封。


薛氏夸三鷟,荀门羡八龙。


新居蟠翠柏,旧垄夹苍松。

一片白云飞入山,须臾又出在人闲。

我归十年不复出,说道云闲我更闲。

小雨不成雪,冻云犹没山。


若无官事缚,聊傍野僧闲。


浊酒间何阔,清游阻且艰。

懒惰已成癖,幽寻湖上台。


应知千里近,动作半年来。


一径草仍碧,两山梅未开。

龙舒富山水,白云又其角。


七峰互回环,仰见天一握。


古木森建幢,苍藤大张幄。

日影曈昽霁晓雰,几声幽鸟隔窗闻。


谢安盍为苍生起,休恋青山卧白云。

流水泠泠浸稻田,岩耕应费买山钱。


风梢雨盖摩霄汉,个里高人即地仙。

水西幽寺风光足,山上行云雪色明。


不放精英入闲草,夜铛嘉话得松声。

嫩芽初见绿蒙茸,已破人间睡思浓。


玉食会当陪上苑,贵名高冠密云笼。

白云长在碧窗寒,卧久袈裟转觉单。


来处就于檐下宿,晴时偏向卷中看。


阴淫鳗井朝尤爽,气压龙山午不干。

要使闲身到处闲,白云堆里著禅关。


龙归不觉袈裟湿,犬吠方知杖锡还。


有用一时苏大旱,无心终日在空山。

白云之白何英英,孝子洁白同其情。


种私每慕卢六祖,起石不羡黄初平。


老龙听法雨随至,苍狗变熊天同行。

风雨虚空不可凭,如何上下恣飞腾。


神仙变化谁能识,笑杀终南谭景升。

千山万水入登临,犬吠鸡鸣杳莫寻。


试问白云深几许,仙家更在白云深。

何处青山无白云,每来松顶便氤氲。


儿童不识飞扬意,刚道摩霄是鹤群。

柴门无径小桥低,绿树阴阴雨后齐。


却笑白云闲不得,也随流水过溪西。

昨夜山中宿雨晴,白云绿树最分明。


茅堂早起无他事,去看溪南新水生。

绝顶松堂喜暂游,一宵玄论接浮丘。


云开碧落星河近,月出沧溟世界秋。


尘里年光何急急,梦中强弱自悠悠。

若有若无青山之嶙峋,欲断不断白云之氤氲。
往时何人得此意,彦公彦敬下笔艺绝伦。


我歌紫芝白云里,白云却向青山起。

游子思亲无奈何,青山回首白云多。


虽云学问瞻淇澳,终念劬劳废蓼莪。

束书千里别慈颜,看尽慈乌落照间。


山外白云云下屋,倚门昨夜梦连环。

萱草谁云儿女花,侵陵雪色耐年华。


瞻云莫使斑衣湿,好事辛勤到五车。

昔闻孟母三迁教,今见此乡陈大家。


马鬣蓬科自长夜,流传郤有白云图。

秀野班春过梵宫,贤僚况复肯相从。


风缘御寇来幽穴,云为渊明出远峰。


柳色直将波共绿,花光疑与酒争浓。

世传三穴起长风,此理诚难识所从。


觉性未能参七祖,禅扃聊欲访千峰。


桃溪溯日红霞烂,麦陇酣春翠浪浓。

郊园日涉应成趣,远谢嚣氛思不群。


罨画溪边扃岫幌,碧桃花下列仙班。


千年往事随黄鹤,一片闲心伴白云。

天花瑞叶将滕六,明与天公示心曲。


一时三表表何事,表曰孤忠三献玉。

不到白云今几秋,幸陪骢马得同游。


青山绿水仍依旧,涧草汀花不管愁。


万里乾坤归眼底,百年忧乐到心头。

白云高锁上方幽,有客乘秋赋胜游。


石涧菖蒲人不识,安期黄鹤自深愁。


台隍远近分夷夏,宫殿依稀逼女牛。

楼居原夙好,便可挟飞仙。


尽眺大千界,还看尺五天。


山河思往事,城郭阅流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