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先生家世以诗鸣,久擅吟坛老将名。


前辈群贤闻必喜,晚唐诸子见皆惊。


云幡碧海苍龙影,风递青林紫凤声。

景照堂中憩佛骚,阑干凭处接云高。


赋诗时会苦吟甫,破约难留嗜酒陶。

习老蒙翁两达尊,借他僧偈说慈云。


一番入寺一感怆,细读古碑端宪文。

三春蝴蝶谁言梦,六月苍蝇讵可憎。


未怪康衢中有虎,每疑太极里无僧。

软霭笼朱阁。
平晓牡丹风恶。
紫藤花簌簌、怕吹落。

长夏不见雨,袢暑故相病。


及兹颢气回,一夕飞洒并。


揽衣步新凉,宇宙涵清润。

不可无诗绝盍簪,杂然嘲玩寄嘉音。


唯阿似是摸棱手,虚静初无照物心。


莲荡远阴波面合,堇峰横翠雨中深。

梧城六月漓江涨,有客乘舸溯流上。


邮亭过语汗浃衣,细雨蛮烟共惆怅。


仕当河洛家秦关,乃自西北来东南。

福也事人甚不切,学诗习字欲自别。


不似南邻守舍儿,轻裘肥马通关节。

渠溜堪投辖,堂坳亦置杯。
再寻牛渚会,疑驾鹊桥来。
泉伏珠跳砌,花残槛蚀苔。
星联杓极北,天漏日华东。
下马歌匏叶,逢人问菊藭。
雷声犹破块,蟾影却吹风。
半生虚老太平日,一日不知人不识。
鬓毛斑斑黑无几,渐与布衣为一色。
平时功名众所料,数奇辜负师友责。
驱车上太行,中道车轴折。
停车卧辕下,骨断筋力折。
抚膺呼苍天,淫淫涕如雪。
艺兰当清秋,生育胡不早。
西风发微香,能得几时好。
飞霜半夜来,灭没先百草。
北方有黄鹄,饱义气勇烈。
天寒辞故巢,思欲近丹穴。
吁嗟翅翎短,云海路隔绝。
高楼薄浮云,知是何人宅。
卖诸轻薄儿,身为五侯客。
日暮斗鸡回,车骑何翕赫。
昔年曾读乐天诗,晚岁情钟玉雪儿。
今日为君重感叹,片时何意便乖离。
迎门犹记牵衣笑,抚榻空怀涨乳悲。
简册堆中倦眼遮,午晴骤暖闹蜂衙。
依依陈迹深严地,了了繁枝细碎花。
香界顿开窗北面,宫墙每对日西斜。
生平不愿为佣书,亦不愿作章句儒。
酒酣诗成吐素霓,意气凛凛吞千夫。
前年排云叫阊阖,出门一夜车四角。
飞雪已传信,端叶未分枝。
莫嫌开晚,前月曾付小春期。
谁道梳风洗雨,不许调脂弄粉,容易涴天姿。
宠至乃不惊,罪及非无由。
奔迸历畏途,缅貌赴偏陬。
牧此雕弊氓,属当赋敛秋。
游学苦不早,登科苦不迟。
虽有圣贤质,亦为物所移。
况我中人下,宁敢慕不羁。
玉梯一蹴傍天阍,历历星图手可扪。
翠湿佛衣云漠漠,香凝僧幌雨昏昏。
曾轩下瞰三吴小,灵阜高齐五岳尊。
客来听履上云阶,百尺苍藤络断崖。
古井千年龙上卧,层邱一曲虎为侪。
乍惊河汉悬谈舌,便觉风云入壮怀。
有人抱幽真,偏适林野趣。
要之等喧寂,乃是安心处。
汉人一经训,籯金云不如。
君家遗经意,不与汉人俱。
湖海关幽梦,峰峦想翠氛。
诗囊闲事业,禅衲旧知闻。
白简留任昉,玄文付子云。
山峭石台平,天低可摘星。
岸回分水势,城缺见州形。
晓树来孤鹤,春吟忆二灵。
姑苏右浙会,园榭森相望。
之子脱名锁,自主无何乡。
虚堂布遗经,周孔之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