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晚景落琼杯,照眼云山翠作堆。
认得岷峨春雪浪,初来,万顷蒲萄涨绿醅。


暮雨暗阳台,乱洒歌楼湿粉腮。

雪后东风未肯和,扣门迁客夜经过。


不知旧竹生新笋,但见清伊换浊河。


无复往来乘下泽,聊同语笑说东坡。

我生天地间,一蚁寄大磨。


区区欲右行,不救风轮左。


虽云走仁义,未免违寒饿。

芒鞋踏松阴,迨此船未发。


清游岂无伴,三友风露月。


山川郁盘纡,鸥鹭浩灭没。

埼岸接芳蹊,琴觞此自怡。


林花朝落砌,山月夜临池。


雨积蛙鸣乱,春归鸟哢移。

夏口风帆赤壁矶,雪堂酾酒竹楼棋。


系舟一日黄州下,只办登临不办诗。

清跸喧黄道,乘舆降紫宸。


霜戈凝晓日,云管发阳春。


台古全疑汉,林馀半识秦。

信美兰皋地,疏椽构迥轩。


山林闲处乐,溪濑静中喧。


春桂开前坞,秋菘接后园。

草草供行役,奇奇就苦吟。


饭迟缘共灶,舟窄仅容衾。


稍冷天须霁,将明夜已深。

九月天气肃,鹤鸣在林阴。


使君甚好客,来者总能吟。


红树秋山近,黄华夕露深。

忆昨初经乱,家从此路携。


渔汀怜共泊,僧舍记曾题。


同载人俱没,重来思转迷。

钱塘江上雨初干,风入端门阵阵酸。


万马乱嘶临警跸,三宫垂泪湿铃鸾。


童儿空想追徐福,疠鬼终朝灭贺兰。

远国江千里,荒城水一涯。


居人愁避虎,过客竞乘槎。


秋雨吹天暮,寒涛浸日车。

春秋黄子国,楚越穆陵关。


比屋皆编竹,孤城半践山。


岸泥观虎迹,云水暗荆蛮。

朝来爽气扑兰皋,窃喜西山隶我曹。


孤奋自甘栖澹泊,五噫宁苦遂清高。


逆知江上鲈鱼脍,未抵尊前紫蟹螯。

晚树连虚壁,秋花隐画檐。


林交风瑟瑟,池迥雨纤纤。


把酒频移席,翻书欲近帘。

西湖南北宝峰环,塔寺园亭碎点斑。


不似北关门外看,更无一物涴青山。

晓受降书夜戢兵,路人犹说伯颜名。


中原多少奇男子,不向燕山立汉旌。

少年如玉在缁林,此去皋亭落叶深。


寺近海门潮上处,水中孤月是禅心。

夕阳亭上共题诗,却忆西行独咏时。


不但寒云与寒水,楚天无物不成思。

每多方外游,见僧即如故。


灯明一龛下,夜长惬深晤。


不知山月上,千林已流素。

归装出西湖,间道向黄鹤。


屡愆桐坞期,偶遂龙居诺。


轻舟凌晨风,遥山满晴郭。

青青阳柳弄轻柔,风惹莺声宿雨收。


三月皋亭山下路,桃花如锦满汀洲。

落日澹川晖,凝霏迥霄色。
列山秀遐迩,重峦恍空逖。
目寓一以佳,情来讵能抑。
鸥雨分凉,鱼云织暝,一蓬山色依然。
瘦影斜阳,碧天摇梦成烟。
仙山依旧无消息,奈东风、换了啼鹃。
汲泉日日招僧雏,煎茶扫叶秋可娱。
西林僛僛响凉雨,夹岸瑟瑟摇青芦。
长歌棹入藕花去,廿里即是临平湖。
君如买宅皋亭住,须种梅花三百树。
树里茅堂树外桥,杖策寒香袭衣屦。
春残叶大转阴浓,雨过苔黏更盘互。
侵晓东皋霁。
买棹共乘春水。
游人疑向赤城来,落霞片片沾衣袂。
芳心点点。
细朵惺忪娇素艳。
碎月筛廊。
寒深病浅。
着意寻春春不见。
莺燕人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