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吾衰何所如,俯仰在一席。


舍傍有小水,相望渺南北。


静久动乃宜,住多行亦得。

行色千崖里,风光三月中。


山家愁酒少,造物爱诗工。


好鸟簧为韵,新花锦作丛。

生在江南地,始游湖南山。
江南看山山在地,湖南山在青天间。


高者大岳衡山灵,散为诸山无尽青。

小雨蒙蒙。
轻烟舞曳风。
林樾高低疏密,依浅濑、媚遥峰。

日日凭舆看远山,不知行处是峰峦。


他山亦有痴人看,却向侬家行处看。

晚香梅落小池春,老意闲随岁事新。


山霭乍收斜日澹,一轩恰醉两三人。

山榴逼砌栽,山火一团开。


尽日风兼雨,春渠拥作堆。

月中看山不辨色,雪中看山不辨影。
阑前九叠锦屏张,一时幻作虚无境。


苍茫颢气万里通,轻琼冷絮飘鸿蒙。

昨朝飞雪满大荒,登楼四顾天茫茫。


今朝登楼禁不得,吾与青山头并白。


筠床呼酒皛宇开,瑶华积作中天台。

东来望气过萝阡,南渡家山五百年。


句曲自留陶侍读,始宁今待谢临川。


柴车雨后馀双笠,藜杖云中少百钱。

吾怜廛市人,偪仄烟火隘。


六月围炎蒸,引吭思大噫。


谁知蜂蚁聚,却蹑鲸鳌背。

长忆金陵数往还,诵公佳句伴公闲。


如今不复闻公语,独自西轩卧看山。

背郭连苍霭,为园护翠微。


峰峦千叠秀,涧道百泉飞。


花落红初敛,阴浓绿转肥。

半亩随官舍,千岩面众山。


雨鸣溪泼泼,风递鸟关关。


寓目何妨远,会心长自闲。

孤亭山下出,四野坐中看。


缥缈丹霞度,参差绿树攒。


松闻风淅历,竹报日平安。

讼简闲应得,公馀隐亦兼。


云流随近远,山色任浓纤。


短槛花相绕,疏林笋为添。

为爱山容好,都忘吏事劳。


卷帘青嶂入,隐几白云高。


荒似陶潜径,幽同仲蔚蒿。

柔枝湿艳亚朱栏,暂作庭芳便欲残。
深藏数片将归去,红缕金针绣取看。
裛露凝氛紫艳新,千般婉娜不胜春。
年年此树花开日,出尽丹阳郭里人。
主人家住碧云幽,天半青山拂案头。
大隐未应忘小隐,十洲聊已到三洲。
吹箫可耐风生袂,把酒其如月满楼。
尽日望西山,扶筇复倚栏。
远观犹未足,更作画图看。
西门之外龙门桥,森森万竹参天高。
扁舟欹侧入荻浦,秋云黯淡横江皋。
连峰隔岸势奔走,巨舸争渡声嗷嘈。
西郭乘流出市阛,龙门桥畔听潺湲。
修篁尊酒方延赏,迟日扁舟未拟还。
烟树苍茫胥口渡,云峰突兀润州山。
望久山无色,苍茫立钓矶。
豁然高壁露,知是薄云归。
鹅鸭爱新雨,儿童嬉落晖。
城西山势如游龙,起伏奔驰神莫状。
城西山色如好女,隐约倩秀遥相望。
报俶塔近白沙堤,东接城垣尤豪宕。
忆别林泉惜未还,故人邀坐小楼间。
抗尘走俗愁无那,一见青山亦解颜。
老僧邀我看山茶,叶底枝头尽着花。
雪后园林张绣幄,雨馀颜色醉丹砂。
芙蓉寂寞空成恨,芍药风流岂足夸。
四围紫逻坐相望,突兀高峰划大荒。
谁复凌空呼帝座,我今乘胜挹天浆。
香烟古庙通灵气,石路神丘点太阳。
看山何处候神仙,地近城南尺五天。
林屋雪消攒玉笋,上方云影出青莲。
行人独去西风里,倦鸟双回落照边。
晓霜铺径薄于纱,路绕云根别有家。
望断烟霞连紫极,坐惊蓬岛落天涯。
禽声讶客穿珠树,石势维舟障雪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