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逸少集兰亭,季伦宴金谷。


金谷太繁华,兰亭阙丝竹。


何如今日会,浥涧平泉曲。

炎光昼方炽,暑气宵弥毒。


摇扇风甚微,褰裳汗霢霂。


起向月下行,来就潭中浴。

晓色重帘卷,春声叠鼓催。


长垣连草树,远水照楼台。


八境烟浓淡,六街人往来。

隐隐见花阁,隔河映青林。


水田秋雁下,山寺夜钟深。


寂寞群动息,风泉清道心。

古人误我。
独舞西风双泪堕。
鹤去无踪。

紫塞连年戍,黄砂碛路穷。


故人今夜宿,见月石楼中。

数朝从款走烟霞,纵意凭栏看物华。


百尺楼台通鸟道,一川烟水属僧家。


直须心逸方为乐,始信官荣未足夸。

夜宿翠微半,高楼闻暗泉。


渔舟带远火,山磬发孤烟。


衣拂云松外,门清河汉边。

清溪若奔虬,八锁束其颈。


奔腾去莫脱,摆掣姿骁猛。


嘈嘈战风霆,万鼓助其劲。

独上朱明顶,高寻仙子踪。


玉楼夹日月,秋瀑飞芙蓉。


白发几时变,青鸾安可从。

天边二石楼,水帘不上钩。


玉女窗如月,白云开向秋。


悠悠紫芝唱,处处羽觞流。

三晋多人杰,吾师出固然。


素汾经太岳,紫塞入幽燕。


世业端居里,名邦倚舜田。

燕坐危楼日影迟,田家幽事亦多岐。


因防过水移门径,为碍看山剪树枝。


地简将迎全罢酒,人无酬倡少裁诗。

榖城峰下晚霞沉,黄石楼头暮雨深。


正见氤氲生远岫,旋看飒沓满平林。


朝廷可下捐珠诏,田野空为种豆吟。

二石楼高昼不扃,天门咫尺是殊庭。
丹光五色浮林霭,云术千盘合海灵。
飞步佩环仙共引,新宫日月客能铭。
回车出古洞,振策登石楼。
丛林开复闭,曲径阻旦修。
扳萝寻去路,藉草酌分流。
石楼老人金骨身,肩拖一片茅冈云。
掀髯长啸鸾鹤舞,九天飞下云中君。
自言山水心原远,四十悬车已为晚。
阿师留发拜昭仪,绛缕初封不记谁。
海内渐看归圣母,榻前空自属佳儿。
天徵鸟梦垂双翼,鬼作人妖有四眉。
乱来天意长奸雄,一语深投月旦公。
岂谓三袁尽河北,更教诸葛起隆中。
烟消赤壁沉雄俊,树冷西陵怨女童。
病学安心未有方,清斋聊欲寄僧廊。
檐花细雨思公甚,尘海西风为底忙。
薝卜定应谁共嗅,醍醐遥羡独先尝。
伊濑鸣秋麓,香楼隔雨溪。
天形林罅出,山脊雾中迷。
岸峻灵龛密,沙平野路低。
海涌三山至,峰连二石楼。
明霞常五色,琪树已千秋。
径仄谁能到,云深客自留。
诸峰青霭合,兹洞白云幽。
为问朱明馆,何如大石楼。
仙人曾作令,居士亦称侯。
翩翩仙令似王乔,入觐当年荷圣朝。
知有尚方曾赐履,想应禁苑听鸣镳。
向来一鹤名犹著,此去双凫望转遥。
地留残火似秦馀,浪迹那堪落叶初。
绝涧路分峰影乱,断崖桥转谷声虚。
壁悬江气摇云母,日射潭光见鬼鱼。
数里轻阴到石楼,远天斜照一时收。
烟村未出松门冷,人影欲空潭水秋。
蝙蝠昼藏诸洞湿,薜萝深锁一泉浮。
气肃风高万壑秋,振衣千仞陟罗浮。
金砂东去遗丹灶,玉液西来醉石楼。
万里蓬瀛俱浪迹,百年天地祇虚舟。
为问石楼老,楼居近若何。
社开双梵古,歌出五噫多。
世路怜浮梗,生涯羡碧萝。
一路探幽到石楼,连山修竹拂云浮。
万峰台上登高望,红日沈湖紫翠收。
停云脉脉对春杯,宋玉招寻此日来。
屋矮坐看书接栋,溪平行爱水生苔。
河桥细雨舟初泊,山郭寒烟梅半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