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烹茶留客驻金鞍,月斜窗外山。
别郎容易见郎难,有人思远山。


归去后,忆前欢,画屏金博山。

承明才入又南州,重见旌旗照柁楼。


道义平生无捷径,风波随处有虚舟。


如公未可违文石,稽古何妨欠碧油。

揽秀堂前一笑倾,都忘身世两浮萍。


扶藜处处从君赏,落笔时时得我惊。


荔熟闽山劳梦想,蘋香苕水约逢迎。

生铜夜夜鸣,剉铁未尝缺。


主人久提携,何事赠离别。


借问岂酬恩,请看镡上血。

贺监空多惜别情,木绵花得似三荆。


打包便是参禅客,垂橐何须使鬼兄。


小郭今宁无赵子,四门古亦有欧生。

我居江东,惟信之州。


子来自南,而与我游。


问其所友,一时之秀。

自昔闽多士,吾宗世有人。


共闻两孝子,永慕百年亲。


僾若音容在,巍然栋宇新。

一同年友七乡人,劝酒那容耳不闻。


尚齿自惊多白发,论文堪笑有红裙。


诗篇共约题孤屿,游宦犹疑在五云。

萝月溪云各未阑,它时薪水肯相安。


家依梵刹钟磬静,路近台山松桂寒。


横槊胜流公远诣,观澜逸兴我难看。

君家有唐第一人,耕隐谷口同子真。


临安始终三十载,我亦挂冠君归闽。


重话向来倦游处,苍颜秃鬓皆如银。

大患都缘有此身,笑看身外假为真。


梦中更作西湖梦,谁谓先生不到闽。

带山负海,都督全闽。


临遣绣斧,言辍其行。


梦想乐郊,或勤宵征。

更深莫厌酒杯深,斗柄初回月值壬。
今夕荐幸已如愿,明朝算甲正从心。
焦头床底驱隅厉,婪尾灯前酹壁蟫。
七闽三山瘴海湄,坐堂亚府口为碑。
渔樵老我空黄发,兄弟惟君是白眉。
有梦尚寻三益径,怀人常赋四愁诗。
暂入莲花幕,还披柳汗衣。
青萍匣里吼,白雪唾中霏。
六月亦已息,三年试一飞。
五马东来隘里闾,旌旗照海奉安舆。
时危未暇宽徭役,岁歉无劳进羡馀。
赤子弄兵先解散,乌衣侮法费驱除。
寒士叨尘分已逾,不为归计待何如。
暮年光景那能久,浮世荣华总是虚。
此去直须甘澹泊,个中元自有乘除。
试数中兴社稷臣,独公名德冠簪绅。
合依衮绣归双阙,却拥旌幢帅七闽。
帝欲十连均雨露,人思四海静风尘。
七闽形胜。
镇南纪会府,山川交映。
箫鼓喧天,绮罗盈市,不负四时风景。
公馀自种南阶竹,好事风流今未闻。
但得七人来结友,何须千亩比封君。
风梢不定微藏日,雨叶初干薄带云。
长松瑟瑟摇悲风,方床冷枕鸣秋蛩。
短衾客子起孤闷,平明归思如春鸿。
我家君家各阳羡,梦寐不听闽山钟。
十年海南年,世味尝欲遍。
昔为担板痴,今作绕指转。
谁能濯我缨,人欲唾其面。
沙合南台会有期,沙边筑屋俯清漪。
宋香陈紫丹成后,渭绿湘斑族盛时。
长者时怀流水念,老兄元爱白云知。
赵子抱经术,儒林挺孤秀。
策足入上庠,高谊诸生右。
秋闱再程文,怀宝不见售。
大听听若聋,志士时若喑。
所以陶渊明,趣得无弦琴。
悠悠南山青,采采黄菊金。
曾随云水此山游,行尽层峰更上楼。
九月登临须有意,七年岐路亦堪愁。
树红树碧高低影,烟淡烟浓远近秋。
盘空蹑翠到山巅,竹殿云楼势逼天。
古洞草深微有路,旧碑文灭不知年。
八州物象通檐外,万里烟霞在目前。
斫轮妙手声名歇,谁信出门犹合辙。
后来世外有高禅,凛凛兰摧并玉折。
久将生死付八还,不数图书号三绝。
澄江一昔鲸翻玉,春水年年空自绿。
长思岂但襦裤□,社祭千家绕山足。
华堂香火暖生春,月槛风棂清楚魂。
蓬山晓,龟鹤倚芝庭。
云覆宝熏迷舞凤,玉扶琼液荐文星。
棠荫署风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