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开山月入潭静,照见千山山月清。


潭月照山山照水,不分明处最分明。

秋风初起白云净,湖水将平青树浮。


空际无人光自满,夜深谁解著双眸。

秋汉连湖白,山枫入涧红。


孤尔独行外,惭予静对中。


境疑劳逸异,心与忆忘同。

往返含鄱路,鸠材作栋梁。


他时茅殿月,此日草头霜。


莫笑买山拙,应怜避世狂。

月色入林悄,溪声到枕寒。


山中风味别,人外泬寥宽。


有力耕锄易,无钱结构难。

俯仰江山外,悠悠孰共看。


有怀瞻野岸,无语倚栏干。


鹤下寒空净,风高碧汉宽。

高楼一以望,顿觉野怀赊。


月射潮头动,云流山背斜。


寒塘孤雁影,烟树万人家。

昨宵雨脚引如绳。
泥潦过荒塍。
忽看霁月羼华灯。

杖策倚层楼。
新凉体少瘳。
浦江边、灯火漂浮。

扫地风来不可当。
却于风后转清凉。
喧喧翠竹声疑斗,飒飒红蕖意自芳。

绤衣才换。
不觉凉秋半。
摇落梧桐三四片。

层阴隙处清辉漏,斜照东轩。
桂影森寒。
许折高枝未有缘。

轻云乍散。
看露出、姮娥半妆娇面。
记昔时玉阶,同坐开芳宴。

河影星涵,园枝风定,几重高阁帘卷。
回溯欢娱,渐觉鬓霜销半。
甚此际、淮水洗头,空久伫、画桥南畔。

镜华空满,怨红都在,旧时罗帕。
早是销凝泪无多,怎留向、临歧洒?


枕上阳关催夙驾,忍今宵歌罢。
从此西楼翠尊空,愿明月、无圆夜。

长忆红楼离夜语,月满芳尊,赏月人遍去。
自见月圆无此苦,年年情恨天难补。


欲唤姮娥凭说与,泪湿花枝,故作黄昏雨。

好月一年能几见,待得圆时,抵死云遮遍。
可惜良宵天不管,酒灯暗雨深深院。


梧叶洒阶愁万点,不听清歌,已是无肠断。

秋夜长,秋夜长,风高月落飞清霜。


征鸿萧萧度湘水,草木露冷蒹葭黄。


铁衣老将尚横槊,胡儿甲马争腾骧。

明河如练出城隅,朱火西流暑气徂。


顾兔一轮浮月桂,流萤数点入烟芜。


迢迢宫漏传银箭,淅淅天风下白榆。

孤云飞陇首,颢气满商中。


警鹤仙盘外,圆蟾浴殿东。


浦寒珠有泪,岩迥树生风。

蕊宫裁诏与宵分,虽在青云忆白云。


待报君恩了归去,山翁何急草移文。

院静泉声合,夜深虫语多。


近窗移素榻,攲枕见星河。

八月平分秋正中,飘香桂子落长空。


十分圆魄年年好,一道寒光处处同。


清唳忽来蓬岛鹤,乱吟不断露莎虫。

自小看明月,看来已白头。


年年栖逆旅,草草过中秋。


银汉金波敛,冰奁玉鉴收。

北风凄凄寒雁飞,明月皎皎穿罗帷。


空闺思妇不能寐,起望明月临清池。


清池隐映高台侧,月明正照交河北。

蓬瀛东望月华圆,咫尺烟霄万里天。


屏翳驱云怜浩荡,铢衣和露斗婵娟。


良宵嘉会俱难得,天上人间各有缘。

随身枕簟绮窗虚,映水楼台晚浴初。


梦里已无投笔事,闲来如有绝交书。


看低北斗知宵永,惊早西风是病馀。

林乌夜啼金井西,蟋蟀在户声相齐。
中天无云白露下,渐见梧桐青叶低。


幽闺此时愁独晓,兰灯双照蛾眉小。

空山无云风叶静,酒行高堂烛垂烬。


邬郎起控二弦琴,一曲新声发孤咏。


泠泠滴滴弦初调,欲语乍吞声忽飘。

山风吹落桂花枝,江上停杯欲别迟。


半夜酒醒柔橹发,一篷烟雨过平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