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岁晚湖间阁,秋临共尔曹。


路疑银汉上,身近紫宸高。


霜色诸天镜,窗风四海涛。

百战江山在,吾来草木秋。


孤城洞口落,襄水席边流。


去国双王灿,题岩只谢侯。

礼吾地僻聚儒衣,三尺丝桐满架书。


细草幽兰秋径馥,清风明月夜窗虚。


固知圣教元无隐,惟有人心却是危。

酒酣下笔不能休,写尽江南万斛愁。


长史果为何物汉,中军不是置书邮。


又闻战马将休息,且任浮鸥自去留。

平日日在檐,今日日在堂。


西风稍已急,百草不复芳。


蟋蟀何独悲,戚戚鸣四墙。

脊令原隰晓霜清,季子嗟行不自宁。


归梦时环北斗极,相辉犹隔太微星。


源流淮水占何远,羽翼西山药最灵。

禁垣清切近云霓,楚客逢秋意亦悲。


拙学由来玄尚白,敝裘何意素成缁。


解嘲郤笑朱丹毂,迕俗兼惩百一诗。

城头蔓草受新霜,天外孤鸿叫夕阳。


送客情怀枫树老,著人襟袖菊花香。

落叶随飞鸟,疏砧答暮蝉。


悠悠戍楼角,悽切万家传。

秋水已复漕,秋风初怒号。


天容霜后净,山势北来高。

清都福地层城起。
集壁翠、凝金绮。
凤楼高入五云中,一道片泉接陛。

何处登临散郁陶,草堂依约在东郊。


笼中凡鸟迎新网,天外冥鸿委旧巢。


山色茏葱辉彩旆,田歌呕轧杂鸣铙。

燕山秋更好,况复值新晴。


一径幽花闹,千岩晚瀑明。


寺危迂路入,水漫信船行。

凉风起天末,何物动人愁。


一室关河暮,三年草木秋。


高文谁吊屈,晚节漫依刘。

节气先凋一叶桐,人闲何处不秋风。


梁园胜事随流水,满目愁云锁故宫。

闲卧襟情远,西风菊渐芳。


虚窗通晓景,珍簟卷秋光。


果坠青莎径,尘离绿藓墙。

秋来不复眠,但觉思悠然。


菊色欲经露,虫声渐替蝉。


诗情生酒里,心事在山边。

先忆花时节,家山听更归。


爱诗看古集,忆酒典寒衣。


睡少身还健,愁多食不肥。

九陌宅重重,何门怜此翁。


荒庭唯菊茂,幽径与山通。


落叶带衣上,闲云来酒中。

秋气日骚骚,星星双鬓毛。


凉天吟自远,清夜梦还高。


林下期同去,人间共是劳。

秋思朝来起,侵人暑稍微。


晓眠离北户,午饭尚生衣。


山静云初白,枝高果渐稀。

千山围著一禅房,一片茅茨覆短墙。


词客往来须及早,闲云去住本无乡。


桥头不觉成三笑,邻舍何劳馈五浆。

野塘荒圃近西偏,石角松根辄缆船。


临老投闲能几日,暂时安稳当经年。


客曾有约须乘兴,我本无心莫问禅。

悠悠行路客,折尽岭头梅。


怜尔得真性,何天可借培。


隔墙人踯躅,薄暮鹤徘徊。

散木已如此,交衢顾亦稀。


谁能别薰莸,徒自惜芳菲。


九里远复远,一香微更微。

丰乐有真诀,善生良不殊。


护根如韫玉,惜叶似藏珠。


形影不相假,斧斤何处无。

所居城里寺,如在雨花中。


密荫迎斜日,馀香散远风。


上膏窍混沌,天籁契参同。

东园老词客,一见一摩挲。


密约迟云水,新诗留薜萝。


故山成久别,此地偶同过。

爱此秋窗静,窗前花发时。


偶来快幽赏,别去有遐思。


城市迹如寄,烟霞性不移。

萧瑟仲秋风,飚唳风云高。


山居感时变,远客兴长谣。


疏林积凉风,虚岫结凝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