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碧天忽已高,白日犹未短。


玲珑晓楼阁,清脆秋丝管。


张翰一杯酣,嵇康终日懒。

浊暑忽已退,清宵未全长。


晨釭耿残焰,宿閤凝微香。


喔喔鸡下树,辉辉日上梁。

剑阁秦山不计年,却寻剡曲故依然。


尽收事业渔舟里,全付光阴酒榼边。


平野晓闻孤唳鹤,澄湖秋浸四垂天。

秋晓风露佳,天宇旷以清。


鸟雀当此时,意乐有和声。


人独不自喜,乃欲鸣不平。

菅席多年败见经,布衾木枕伴残更。


嗈嗈天际雁初度,喔喔舍傍鸡乱鸣。


贷米未回愁灶冷,读书有课待窗明。

云罅纤纤玉一钩,小庭风露更清柔。


老来朋旧凋零尽,独倚阑干特地愁。

天公息我半生劳,寄傲江湖亦足豪。


淡尽月痕知夜艾,飘残桐叶喜秋高。


读书时亦挂牛角,对酒正须持蟹螯。

杪秋霜露重,晨起行幽谷。


黄叶覆溪桥,荒村唯古木。


寒花疏寂历,幽泉微断续。

渺渺啼鸦了。
亘鱼天、寒生峭屿,五湖秋晓。
竹几一灯人做梦,嘶马谁行古道。

野菊相依露下丛,冷香自送水边风。


丰年气象无多子,只在鸡鸣犬吠中。

初日新寒政晓霞,残山剩水稍人家。

霜红半脸金罂子,雪白一川荞麦花。

初日上东南,林亭空宿翳。


草香珠露重,的皪侵衣袂。


唱杳曲池菱,吟余小山桂。

洞庭霜落水云秋,又泛轻涟任去留。


世界高谈今已得,宦途清贵旧曾游。


手中彩笔夸题凤,天上泥封奖狎鸥。

落月衔栖露乍零,竹间孤唳入青冥。


未知蟋蟀缘何事,床下微吟不暂停。

老人不睡秋夜长,五更鼓角鸣东堂。


悲蛩床下欲无语,黄叶瓦清新有霜。


雁声相应江南北,斗杓欲下天中央。

梦回江上算秋程,水影迢迢积渐明。


落木西风连鄂渚,乱山高浪隐湓城。


钟边野寺经僧起,霜里孤帆估客行。

葭菼苍苍白露时,萧条江色带微晖。


平沙雁逐寒潮起,野树鸦随乱叶飞。


渐见九溪如练净,尚怜三户似星稀。

天连湘汉水悠悠,水色微茫接素秋。


残月已沈三国恨,乱云初散九疑愁。


南方流落身将老,西候萧条客倦游。

今日定复热,月落色亦红。


东方垂欲明,忽被林雾浓。


已有牧牛儿,出没黯淡中。

苦热喜新凉,萧萧响黄苇。


雨馀山吐辉,沙没溪涨水。


天高气澄明,太清无秽滓。

庭户晓萧骚,寒声起疏苇。


凄然惊客梦,秋色浩如水。


南方苦炎热,羁旅困泥滓。

发兴在丘林,其如老见寻。


身馀持蟹手,脚负看山心。


秋色苍厓暝,晓篱黄叶深。

天光云影两参差,江上推篷见日迟。


霁色千峰明剑戟,秋风一枕对涟漪。


寒岩危绿兼霜坠,野水低花杂果垂。

朝看一叶下凉襟,昨夜商飔初动林。


周史空悬三日令,楚臣已迫四时心。


新来乳雁横霄影,老尽鸣蝉咽露音。

雁声初到,远梦惊回早。
残月残灯和泪照,闲忆去年秋草。


起来检点芙蓉,愁红恰与人同。

三唱天鸡落晓星,疏钟残月唤人醒。


彩霞点缀东方白,薄雾平蒙下界青。


沧海群龙扶日辇,罗浮双鹤驾云軿。

旅食愁无寐,推蓬问驿亭。


峰明斜抱月,河侧倒漂星。


日跃鸡先觉,钟残世渐醒。

缥缈烟霞曙色分,蓬壶玄圃只徒闻。


丹崖倒射潭心影,锦浪初生水底纹。


合有仙灵藏蜕骨,宁无富贵等浮云。

昭觉钟声隔幔闻,笋舆十里度秋云。


山家岁计占农事,客子年光付吏文。


岐路软红随马去,远山晴翠过江分。

云影冥蒙雨细飘,风传秋意又经宵。

苍溪岸侧千峰翠,高树枝头一叶凋。

病久亦伤光景速,起来尤爱暑威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