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披云离北岩,度岭入中夏。


重藉剪楚茅,方函斫英槚。



骚坛意莫逆,匠石语○奓。

吾儿得岩砚,其径甫逾寸。


奇哉掌握物,乃有琮璧润。


器宝备才德,初不以形论。

得来矻矻相亲附,扬去频频入梦思。


盗璧相争笞掠汝,窃弓子笔亦诛之。


偿金在我宁从厚,拜石为兄苦好奇。

几年共学久相于,中道如遗忽弃予。


韫椟而藏机不密,窃钩虽小法当诛。


匹夫有罪因怀璧,象罔无心偶得珠。

百工营材先利器,市道居货如作赘。


书生活计亦酸寒,断塼半瓦宁求备。


端溪四山下龙渊,郁积中州清淑气。

王家旧物群偷后,石出蛮溪百丈深。


挥翰吾非玉堂手,断金君有古人心。

腻茧裁邛部,苍崖映越溪。


展时云冉冉,呵久露凄凄。


平滑逾鹅素,精钢类袅蹄。

管城子挟秋霜气,绛县人含松壑风。


不是端溪石居士,分甘弃置一生中。

治中长啸得石砚,乞与衰翁一笑开。


小试松煤便终日,必知渠是下碞来。

名声藉甚端溪砚,何况珍材琢下碞。


兔颖麝煤俱惬当,使君裁鉴果超凡。

我居南楚君南越,遣骑持书致石泓。


未识松煤先一笑,向人鸲鹆眼能明。

自此东西洞,无烦割紫云。


青花虽复尔,绿髓不如君。


久握成温玉,轻研许翠裙。

亦欲向羚羊,兼金买一方。


偏宜赋鹦鹉,更可咏鸳鸯。


色并黄裳美,情分碧玉香。

生长当铜绿,精华日已坚。


丝怜黄作里,玉恨紫成烟。


眉黛含犹浅,心花吐正鲜。

一泓池水好,长作鸭头来。


蕉叶磨逾出,苔花洗不开。


益君金橐物,宜尔玉堂才。

尽爱端溪紫,曾知绿玉无。


光分铜雀瓦,色映石家珠。


追琢凭君好,摩娑取自娱。

端溪之水深莫测,千夫挽绠下取石。


溪翁采得归不眠,夜斸鹄卵出苍璧。


君从何处得此宝,赠我惭非玉堂客。

多年燥吻苍苔砌,秃尽江南石上毫。
五色蛮笺犹有剩,一拳端砚岂胜劳。
萧斋幸预谈宾末,谢墅深降奕思高。
两翁出蜀时,不携一束书。
朅来奉大对,昧死排奸谀。
谏官与御史,钳口惭青蒲。
中书为尚友,铁面迫人寒。
易得乌龙角,难逢紫马肝。
石英能比玉,歙好不如端。
寄我端溪玉一弯,文房取友此其端。
眼中厌看珊瑚树,掌上忻擎紫马肝。
底用千金求国手,拟封九锡霸词坛。
汝瞻当日预文盟,七十人中最妙龄。
别久恨无书寄雁,夜深犹记案帷萤。
我叨天幸登科甲,子盍心期绍品丁。
君家即墨君,不与世同调。
紫云覆寒冰,色与质俱妙。
谁知穷荒地,尤物来越徼。
岩石凝清粹,端然绝世珍。
声清轻楚玉,色润胜燕珉。
紫润携来惬性情,蓝田空负价连城。
挥残老兔犹能健,研尽轻螺未觉声。
渊底取归龙想睡,岩心凿破地须惊。
少年刻志好临池,老去方知大是痴。
今日开奁聊一笑,暂时把玩似当时。
至宝非关少识真,都缘未睹十城珍。
如何绝域穷南地,却有唐朝辅相人。
一段无瑕真万金,临窗忽见洗尘心。
中间方寸君知否,便是仙家绿绮琴。
忆昔先臣从武皇,最承天宠与恩光。
孤儿白发虽图报,见著乌号泣数行。
昔我高皇渡江日,拟将文治复舆图。
炎方不敢珍韶石,来献君王写禹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