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罗浮仙子骑白凤,翠禽啼破寒香梦。


飞向淇园觅秋实,风触湘累佩声动。


同心比石坚不移,贞姿劲节相因依。

王郎之画今已稀,笔法宛若云林倪。


修筠晴翻翡翠羽,老树光亚珊瑚枝。


风霜阅历见奇节,雨露长养成幽姿。

珊瑚老干挂烟萝,萧碧亭亭挺玉柯。


悬想旃檀禅定处,云根春锁绿阴多。

劲节幽芳夹翠屏,相看风韵喜同情。


蒹葭倚玉从来有,荆棘何妨一处生。

南风吹老碧琅玕,双凤毰毸奋羽翰。


百尺珊瑚生海底,可人移傍玉屏看。

漆园樗散不为材,嶰谷参差玉未裁。


匠石伶伦何处去,披图令我思悠哉。

兰叶萧萧竹节疏,石形奇瘦称清虚。


贤愚并处资修德,荆棘旁生莫剪除。

枳棘翘翘露叶低,琅玕宁与玉屏齐。


荆兰竹石闲相倚,好把离骚置品题。

玉骨明皎皎,清风凉飕飕。


空中矻砥柱,贞姿本无求。


碧草如有情,金石遥相投。

爽籁晴潇湘,轻绡映寒碧。


节高风自清,中虚体常直。


何物撑嶙峋,无乃玉屏石。

古来诗人例悯雨,日日朝回作苦语。


桃僵柳蹇过清明,修竹流泉无处所。


梅花庵主仙人哉,生绡一丈清风来。

日暮天寒危石倚。
丛菊黄时,枫叶红愈腻。
一样经霜颜色异。

幽人巧琢紫璠玙,中贮琅玕一尺馀。


怪石嵌岩苔藓古,坐移衡霍入吾庐。

老树槎牙倚半空,苍筠叶叶带秋风。


欲将岁晚论心事,遥忆美人江水东。

云林子,外生死,解内敬,为天使。
带经而锄倦即休,亦复拈笔为林丘。


树枝鳞皴崖石幽,若有人兮在空谷。

坡仙胸中非酒浇,吐出苍玉秋寥寥。


忽然变化不可极,怒龙倒海拔沃焦。

衡山老人得奇趣,坐向寒空写枯树。
孤峰嶪嶪虎豹蹲,修竹离离凤凰翥。


邓林从此失珍材,碣石谁为徙天柱。

楚江暮雨迷苍梧,淋漓绿玉烟模糊。


巢深何处宿鸾凤,声断不闻啼鹧鸪。


一竿湿重欹疏翠,山骨巉岩露鳌背。

昔年视草上鳌峰,日照琅玕翠影重。


一别凤池今十载,枝枝犹带露华浓。

朝回曾据鳌峰石,薤叶淋漓草制多。


一别掖垣成白首,凤凰栖老碧梧柯。

箨龙叶战风泠泠,满耳秋声生翠屏。


便好参差裁绿玉,九苞鸣凤在虞廷。

天上曾乘泛斗槎,归来闲置海东涯。


波涛洗出金鳌背,叶叶琅玕拥翠华。

露叶霜柯带晚阴,昆仑骨冷藓花深。


吴刚老去伶伦死,谁识储材造化心。

吾乡画手鹤山樵,鹤去山空不可招。


真迹幸留王宰石,疏篁老树共萧萧。

暂憩孤亭翠色侵,凭栏聊欲散幽襟。
石如称丈还堪拜,竹或成孙尚可寻。
回互一拳能竞秀,檀栾几个自为林。
国风兴淇竹,易繇云介石。
我思千载人,时能践其迹。
武公之德不可忘,周公之辞何孔章。
朝来东阁重窥,苔痕草色当年异。
絮筛风劲,萍黏浪转,晨星还几。
西塞春残,谁怜蓑笠,闲渔身世。
大荒披发来兮,新亭定哭山河异。
中流砥柱,故家乔木,茫茫余几。
虎逝龙亡,教谁收拾,人闲今世。
石径青云矗碧霄,孤芳常伴影萧萧。
若能待得春庭月,好约梅花过板桥。
出自坡翁馀百年,传之温国子孙孙。
两家文物来归我,便盍投簪去杜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