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霜清枫叶照溪赤,风起寒鸦半天黑。


鱼陂车水人竭作,麦垄翻泥牛尽力。


碓舂玉粒恰输租,篮挈黄鸡还作贷。

白昼钩帘望处长,初于眼界了无妨。


坐看云岭埋烟雨,聊借西轩作晚凉。


卷水翔龙方矫矫,转山飞瀑更浪浪。

扶杖行阡陌,粳籼极望秋。


儿孙邀按视,父宿听分抽。


村佃同黄馘,山妻对白头。

久无筋力荷锄耰,坐阅千畦䆉稏秋。


又喜黄云今满眼,不知白雪已盈头。


丁宁幼稚频驱雀,约敕比邻远放牛。

道旁老农植杖歔,向人欲语气踌躇。


自言胼胝三十载,频岁家无担石储。


旧时八口依耒耜,男田女馌列编闾。

辋川疏旧业,复望草堂归。


落叶无人径,残阳向水扉。


井萤吹不灭,堑鸟暗还飞。

书在心犹在,时艰变易衰。


白云山半寺,红叶水西祠。


农老言多善,乌驯噪总慈。

倩搔背痒坐深村,爱说前朝赐帛恩。


县帖不来寻社长,自摊牛契教玄孙。

容貌衰癯两鬓华,难将生计事污邪。


手栽禾黍知多少,眼见田园属几家。


时课儿孙勤耨穫,闲从邻叟话桑麻。

偶从野叟问耕桑,说到春来日日忙。
老尽吾蚕桑自绿,化残胡蝶麦犹黄。
迎梅已过三旬雨,秧稻初齐五月凉。
霜耕冰在趾,雨种泥没膝。
旱魃忽为虐,耕种谩劳力。
去年幸一稔,今岁免艰食。
呼舟越洪涛,笑识江南山。
此行为子来,正拟一笑欢。
相逢不忍别,丘壑同跻攀。
种田南山下,土薄良苗稀。
稊稗日以长,荼蓼塞中畦。
路逢荷蓧人,相顾徒嗟咨。
白日不停驭,颓波竟东驰。
忽忽年岁改,念此将安归。
我欲驱车行,太行路崄巇。
路逢一农色蓝绿,问其何事瘦无肉。
答言每年晓起食粥方耕犁,今年耕犁晏归方食粥。
日日米少粥大稀,儿女食半倚墙哭。
老农政喜黄梅雨,笑我何妨白昼眠。
竹径鸟啼泥滑滑,稻畦蛙叫鼓阗阗。
开沟放水将锄去,过岭看云借屐穿。
袯襫田家翁,矍铄须眉白。
问渠年几许,不记年庚甲。
自言身世居此村,三十得儿儿复孙。
老农村里别无营,饱饭惟知乐太平。
天子驾来应下顾,低头鞭犊自春耕。
欢情旧事空回首,死别生离愁奈何。
多少邻姬随贾客,瘦容枯眼泪痕多。
饿夫不受嗟来食,惭愧当时食者心。
一叱裂衣甘饿死,古来沟壑有知音。
野夫持男易斗粟,低鬟旧衲破裙红。
生男不如生女好,愁杀杜陵头白翁。
莫为学仙能拔宅,海翁多日已休粮。
火麻黑豆终烟火,人世空传不死方。
冷烟恰受生柴叶,馋口偏堪宿草荄。
晓露褴■衣袂湿,分明不为踏青来。
夕阳芳草翳王孙,底事凄凉不可闻。
怪杀豪家深避客,迩来联月不开门。
不记清明今日是,暖风晴日草芊芊。
荒年流毒到枯骨,兀兀坟头无纸钱。
五侯山下八壶前,二月风光总可怜。
可是今朝一百六,人家几处断炊烟。
归燕飞飞海上村,晓晴那复散鸡豚。
枫林社日无香火,风雨潇潇暮打门。
大麦焦枯小麦黄,遗黎何处愬穹苍。
人间度日长如岁,可耐春添闰月长。
年祲此际浑无赖,麦病民间更不禁。
屈指榆花秋早晚,澹烟荒草正春深。
年年箫鼓看划船,士女如云白苎鲜。
不见青青河畔草,遗孩何处噪乌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