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不知何与饥寒事,一卷文章送此身。


偶作江南未归客,苍然天下隐忧人。


时流痛饮无虚日,家祭中原告老亲。

昔行长千里,欣然得贞幽。


斋分金屋色,门带玉河流。


中有天曹星,光照闽海陬。

伯氏乘骢騋,从我游金台。


红尘白日翳,易水悲风回。


爱弟青云器,新参紫薇治。

紫禁宿初回,清明花乱开。


相招直城外,远远上春台。


谏曹将列宿,几处期子玉。

忽惊西江侣,共作南宫郎。


宿昔芝兰室,今兹鸳鹭行。


子猷美风味,左户推公器。

点苍山,十九峰,峰峰巧削玉芙蓉,炎天赤日雪不融。


峰顶涌出十九泉,一峰一泉相萦缠,流到峰前共一川。


雪花乱落绿波里,迭岛连洲镜中起,是为巨海名西洱。

四肢谁谓可无骨,五脏自信难留寒。


跂予望之不得语,但愿万里书平安。

烧畬瀼外竹枝瘦,踏碛滩上桃花肥。


绣衣故乡岂不好,为天下计毋庸归。

金汤弃去七百里,珠玉走尽六十州。


谁生厉阶不可问,桔柏江上风飕飗。

古来刀锯鼎镬具,用待诽谤妖言人。


掁触不怒予节去,惟天为大知尧仁。

欲鸣不鸣衔口马,欲去不去羸角羝。


排天绝叫河汉裂,只舸飞上岷江西。

神鼎一铸魑魅怖,法鼓四震波旬悲。


祖宗涵养天下气,留得此脉扶颠危。

温公一传谏议刘,菊坡一传吏部游。


长庚伴月天欲晓,西照太白南罗浮。

世路多曲径,人命有定录。


野鸟乱雌雄,塞马分倚伏。


徒驰烈士心,讵厌小人腹。

羊车掷果见潘郎,鸾镜同飞得孟光。


采服辞家初作客,金屏移席并还乡。


东游文物周京盛,西去风烟蜀道长。

虚堂秉烛共开樽,岁晚梅花发禁园。


南北交情今夜醉,江湖别思几时论。


天边候雁逢燕使,雪后春泥过鲁门。

数载相依樾荫浓,政闲话彻隔江钟。


分情独恋峰头侣,望远空瞻日下踪。


天上新秋催紫陌,山门古色映青松。

老年离别欲心折,不似旧时年少时。


人世匆忙疑是梦,鬓毛感慨欲成丝。


刚严碧玉方无玷,润泽黄丝席有仪。

海上烟尘渐息惊,闽中隼射化蚕耕。


青衿弦诵沿郊有,白屋童冠着处迎。


晓馆微风开帙轴,春堂细雨偃匏笙。

西北高峰有太行,白岩奇秀在何乡。


横山喜见云龙变,三晋回看道路长。


谁许陈抟眠华顶,天催诸葛起南阳。

不识夫君面,哀从何处生。


情浓堪破戒,身后却知名。


宰木寒烟拱,幽堂野日明。

帝城花发艳阳天,古木疏林入画禅。


为送归人动羁思,岁寒应待剡溪船。

坐看炉火旋成灰,散帙离披懒自堆。


积块半干淩更合,顽阴未破雪重来。


漏传高阁两三点,梦绕炎洲千百回。

阴曀漫山山更高,长江一色合云涛。


寒欺茅屋鸡声咽,雪衬莓阶鹤步牢。


尺素共传新得句,重绵犹着旧时袍。

凉风厉萧辰,秋事已一半。


同舍多望郎,萍聚复云散。


得士良苦艰,引去何浩瀚。

考功记竹洲,所业在淇奥。


谓学与自修,此何取于竹。


士龙来谂余,试请言其目。

分部设将漕,黈旒寄聪明。


直须撼山岳,亡但采畸赢。


而况江以东,襟淮翼吴荆。

五老重湖一腐儒,强令随牒应时须。


杜陵身世霜前鬓,陶令田园雨后芜。


梅菊满怀忧岁晚,松楸关念怯春濡。

秉节归来乍赐环,握兰高处自催班。


身趋地禁严凝上,名在湘清欸乃间。


万灶艰难宽国步,一星咫尺近天颜。

入夏草木长,林壑迥幽雅。


云际川光浮,石罅岩溜泻。


谁当三伏中,高会江亭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