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请以双白璧,买君双白鹇。


白鹇白如锦,白雪耻容颜。


照影玉潭里,刷毛琪树间。

袁州太守蓬山客,来过卢家寻怪石。


卢家百物今已空,唯石难移留旧迹。


埋没尚存三四分,雨淋日炙如皴皵。

绿蒲作帆一百尺,波浪疾飞轻鸟翮。


瓜步山傍夜泊人,石头城边旧游客。


月如冰轮出海来,江波千里无物隔。

宋日天王寺,梁时太子园。


地犹随世变,物岂与人存。


欲问移居意,还应避俗喧。

我会调和美鳝,自然入口甘甜。
不须酱醋与椒盐。
一遍香如一遍。

日用无非道,人心实在平。


果能行实学,何必问虚名。


草木随时态,江山无世情。

南国甘棠付召公,新衔兼掌一方戎。


手握兵符分阃外,身披儒服坐军中。


楼船自映行边水,甲马偏嘶战后风。

沧海遥连雉堞明,登临喜共幕宾清。


千山见日天犹夜,万国浮空水自平。


不分番夷营别岛,愿图方略至金城。

无辨存臣节,扳留见帝仁。


从它贝锦客,不是茧丝臣。


北极丹心苦,函关紫气真。

五云将送画熊车,欲借先知寇不如。


主计十陪萧相府,阜财能用范乡书。


穷檐尽属吹嘘后,多士争承咳唾余。

关西清白古来传,数到胡威更莹然。


新转地官饶建地,近从天语见回天。


寻常八座人犹羡,四十三台尔更贤。

系船还共竹林居,忆昨杯行手挽蔬。


满眼谁同春梦事,经年不枉故人书。


木奴封户千头橘,雪片倾箱二寸鱼。

名山大川邦域内,澄波皓月方舟中。


鱼龙窟室藏诸有,天水鸿蒙望并空。


禹功想像三江入,唐风浩荡九州通。

地轴钩横海岳牵,咸池直下具区连。


封疆何计吴越限,光景长涵舜禹天。


白鸟舞波摇定日,骊龙归洞落腥烟。

六门车马簇飞埃,小垒依稀说旧台。


暇日暂迂羊傅驾,他年便是岘山隈。


勾吴于越千秋梦,范蠡西施一种才。

盈廷无那妇人多,臣妾江南不愧和。


斩桧一书悬日月,投荒万里重山河。


小朝安能留冈凤,穷海孤宜映斗蝌。

秣陵佳胜几招邀,公去风骚叹寂寥。

胡公绝代才,宰物有精识。


剖符镇全吴,挥霍破馀力。


公庭寂无事,惠化浃疆域。

何为触热客来俱,槐市东头赤日无。


座上清言皆月露,樽前闲兴尽江湖。


敲冰凉沁玻璃碗,挂壁云生水石图。

眼中之人吾已老,冯郎俊逸声名好。


珊瑚腾彩千仞渊,圭璋献瑞五色缫。


昔年过从在直庐,每有新诗多起予。

玉立长身海鹤姿,归来谁得健如斯。


了无俗气侵怀抱,才见青霜点鬓丝。


优宠再看纶诰出,高情不改布衣时。

淳安曾是歙东乡,地主相留合尽觞。


梅雨势添溪涨恶,竹禽声助野歌长。


坐惭师席亲元老,语及名途笑漫郎。

十载乌台疏几行,法曹今喜接词场。


池因彩舰尝停辔,观为琼花一举觞。


斋阁诸生疑蜀郡,股肱二辅似淮阳。

宁同迁客著离骚,江左鸣珂赋更豪。


孤阁湖光玄武署,六朝秋色白云曹。


城边雪霁骖騑远,阙下星悬象魏高。

杨州法署见才华,獬豸从来善触邪。


直指八闽曾奉使,曲台三礼自名家。


箧携书富多藏竹,环赐恩深未及瓜。

肩吾有云孙,磊砢东州瑞。


一诵能万言,落笔忽千字。


才抽独茧绪,态涌春云思。

江南归老近何如,别墅幽偏胜旧居。


济世岂无经国术,消闲惟有满床书。


西山雨歇秋风后,南浦云生夕照馀。

平生声价重相如,况有文君慰索居。


蓟北谩嗟千里别,江南遥寄数行书。


篮舆花满春游处,石鼎茶香午梦馀。

人生宦业似君稀,晚节投簪静掩扉。


抚景屡惊江燕语,缄情空望塞鸿飞。


关河道远心相忆,牛斗墟明剑有辉。

福星才照粤江头,又报乘轺入帝州。


喜慰邦人新四岳,言修岁事古诸侯。


陈谟金鉴臣心展,咨牧纶麻上意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