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行穿荦确度谽谺,小立风中客袖斜。


衰草双双点飞蝶,长空一一送栖鸦。


荻洲薄暮收鱼网,茆舍初寒响纬车。

岷山千里青未了,恨隔长江不到吴。


羁云冉冉吾旧识,安得挽之来坐隅。

寓赏本殊致,意幽非我情。


吾常有流浅,外物无重轻。


各言艺幽深,彼美香素茎。

界天山雪净黄埃,溪上扁舟夜泛来。


匝地东风劝椒酒,山头今日是春台。

拙疏何计补涓埃,惭愧双旌去复来。


三过溪门今老矣,病无脚力更登台。

浮生渺渺但飞埃,问讯星宫又独来。


天上人间最高处,为君题作郁萧台。

晚霁龙门雨,春生汝穴风。


鸟啼官路静,花发毁垣空。


鸣玉惭时辈,垂丝学老翁。

客身移宿浦云东,孤馆残灯与旧同。


夜静空江无落叶,雨声惊不似山中。

曰予视贼垒,雨且二十日。


山行屡颠仆,泥行马没膝。


火攻未可施,诸军睨空碧。

青云红旆拥金鞍,过郢毋辞春雪寒。


此去长安真自近,方知蜀道不为难。


西川惯领中书印,掌武初辞柱后冠。

乱山深处翠光浮,山寺归来泛彩舟。


十里峰峦凝翠霭,一溪烟雨洒清秋。


渔灯照水明还暗,野桂飘香散不收。

闻汝西山去,题诗十日还。


独行翠微里,应到玉泉湾。


石璧云孤袅,冬岩菊自斑。

日光射崖冰雪色,风壑传响松龙吟。


但忻耳目得所遇,不觉山高几许寻。

欲暖水流初泛泛,半闲人意正悠悠。


清觞自可轻捐日,高管无端吹暮愁。

主人宿望功名际,下客素心江海中。


舟楫由来归傅说,沧浪元自属渔翁。

潜鳞畏乐勿复跃,舒雁避船争乱飞。


乘兴正须勤一到,会令鱼鸟见忘机。

澹烟苍翠笼高树,密竹交加隐曲堤。


水调向终人欲醉,夕阳稍近戍楼西。

东林寺傍看月眠,月光水色浑同天。


此时好景说不得,不是吾心未发前。

积雨饥鹰下啄泥,幽禽独自向人啼。


畏途百转逢危阪,着脚人间未可低。

连夕西台笑语闻,彩衣人戏绣衣门。


定知情话同元亮,不用诗篇寄抱孙。


果见灯花将喜事,宁愁江竹染啼痕。

言寻中禁路,来问列侯家。


玉座攀云色,金城步日华。


池烟深锁树,苑漏曲穿花。

苏桥初进艇,露峰忽振衣。


三竺开丹鹫,诸天在翠微。


涧水浮花片,松磴锁烟霏。

夕阳江水外,曲曲带沙堤。


生意随汀草,闲心付杖藜。


渔舟天上下,人语瀼东西。

南山初下北山湄,惭愧山灵旧有移。


看种松篁如昨日,来惊霜露已多时。


漫游最好逢僧寺,阅世无过与客棋。

湖色冷春衣,沙禽夜尚飞。


路随山下转,僧伴月中归。


祗树藏金界,禅灯出翠微。

驾言将西征,呼仆问行李。


吾行无所苟,虽远亲则喜。


痴儿不知事,饮血泪如水。

汉家作宫法紫微,金铺玉户明华榱。


甄官陶瓦极能事,铅丹细捣咸阳泥。


一朝神雀去不返,秋风禾黍惊离离。

江海张公亦壮哉,雪蛆生处守边来。


绵裘六月冰如铁,土焙三更冷似灰。


栈踏曾云归蜀道,船欺急淖下瞿堆。

自得丘中赏,难为世上传。


千家带乔木,百道响流泉。


竹引青龙过,花邀白鹤眠。

肃驾阅林坰,回镳历江岛。


归马不待策,悠悠遵故道。


故道多遗庐,即事念同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