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乍展芭蕉。
欲眠杨柳,微谢樱桃。
谁把春光,平分一半,最惜今朝。

百花风雨泪难销,偶逐晴光扑蝶遥。


一半春随残夜醉,却言明日是花朝。

膏雨如酥,暖风欲醉,锦绽群芳。
郊原蹊径,花气暗浮香。
处处红新白嫩,舞丝丝、柳茜微黄。

春云千缕卷灵绡,次第风光度绮寮。


最不分明惟燕语,绝无聊赖是花朝。


芜城作客肠应断,娄水怀人信转遥。

秾春无限好,正云剪春罗,水铺明镜。
满目红芳,记淡烟斜日,江南时景。
红板桥西路,有万缕、绿杨拖径。

春困初浓,春愁难妥,又是花朝。
虾须半轴,蛾绿不曾描。
记得去年玉勒,相逢在、丝雨长桥。

江头青放柳千条,知有东风送画桡。


但喜二分春色到,百花生日是今朝。

今朝当社日,明日是花朝。


佳节唯宜饮,东池适见招。


绿深杨柳重,红透海棠娇。

花朝月。
朦胧别。
朦胧也胜檐声咽。

画舫笙箫张水嬉,小红娇翠斗新眉。


多情赖有河桥柳,犹认当年杜牧之。

枕上鸣鸠唤晓晴,绿杨门巷卖花声。


探芳走马人虽老,岁岁东风二月情。

客子光阴,又还是、杏花阡陌。
敧枕听、一窗夜雨,怎生禁得。
银蜡痕消珠凤小,翠衾香冷文鸳拆。

荡春寒,一轮娟娟,初上烟暖云柔。
柰镫穗影含金粟,药垆声泣寒螀,凄然似秋。


无端还与绸缪。

乍回暄霁,蓦地还飞雪。
一分也无花信,拚作十分勒。
慵起毡毹深拥,宿酒都无力。

短蓬风色昼凄其,诵尔花朝感叹词。


众卉只知为雨勒,乔松元自得春迟。


纵今芳意如平仲,已有幽心付子规。

花朝花已尽,只有绛桃肥。


梅子青青好,流莺打不飞。

绯桃掩映画桥东,春到花朝影尽红。


作暖池塘初有雨,吹寒杨柳只多风。


流莺一一笙歌里,戏蝶纷纷士女中。

叶惹莺毛绿,花粘燕嘴红。


生憎声睍睆,一一入愁中。

香驻蛛丝细,微微吐紫烟。


一春无事极,日把水沉煎。

未开先吐蕊,蜂食为微黄。


二月花寒甚,红成白海棠。

海棠晴暖候,红影满春山。


朵朵如醇酒,酡人白玉颜。

人家尽木棉,花作一朱天。


二月犹无叶,珊瑚十丈然。

一夕花流满曲塘,半沾泥滓尚红妆。


子鹃血洒朝烟湿,巫女魂飘暮雨香。


已落祗堪贻下女,未开犹可待东皇。

九十春光一半中,吹寒昨日始东风。


莺如娇女雏偏好,花似仙人老更红。


大阮竹林留父子,先臣香草与童蒙。

水国多烟雨,春光一半迟。


花从今日得,莺与故人期。


浦有沉香气,林多翡翠枝。

鸾股先寻斗草钗,凤头先绣踏青鞋。
衣裳宫样不须裁。


软玉镂成鹦鹉架,泥金镌就牡丹牌。

明霞照涧,向春水弄妆,镜中人面。
细雨乍晴,高阁横溪香风远。
瑶池仙子芳华宴。

短陌飞丝,长波皱曲,市帘江柳争青。
中酒年光,买春犹是旗亭。
彩幡长记花生日,甚绿窗、儿女心情。

若个花枝,称东君、年年尽情妆点。
舞趁绣幡,歌节金铃,不是等闲惊燕。
隔墙还结秋千社,却抛撇、浓春一半。

碾城根、凌波路软,琼妃下清晓。
冻禽啼觉。
惊素影林亭,芳意娇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