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蟋蟀吟,声断续。
咽唈不胜啼,清商动林木。
鹍鸡筋作琵琶弦,铁拨夜弹水灵曲。

布谷布谷解劝耕,蟋蟋蟀蟀能促织。
州符县帖无已时,劝耕促织知何益。


安得生世当成周,一家百亩长无愁。

天涯已自悲秋极,何须更闻虫语。
乍响瑶阶,旋穿绣闼,更入画屏深处。
喁喁似诉。

庾郎先自吟愁赋,凄凄更闻私语。
露湿铜铺,苔侵石井,都是曾听伊处。
哀音似诉,正思妇无眠,起寻机杼。

顽飔毙芳,吹愁夕长。


屑戍有动,歌离吊梦。


如诉如言,绪引虚宽。

梧桐惊客梦,去住两茫然。


晓觉鸡鸣未,愁惟蟋蟀连。


江湖无汉地,家世本秦川。

问古今,闲愁有几,长与秋来相惹。
到月暗、梧桐疏影。
木叶泠泠初下。

秋燕飞,蘋香易销歇,春去不如归。
客巢非故垒,主人焉可依。
何不呼群聚海国,且待明年春草肥。
试问哀蛩,缘底事、终宵呜咽。
料得汝、前身多是,臣孤子孽。
青琐闼边璎珞草,碧纱窗外玲珑月。
苔阶咽雨,草阁延秋,夜深人似枯僧。
梅子黄时,居然四壁蛩鸣。
回栏凤仙花发,变井梧落叶无情。
声异蟪蛄声,听须是正听。
无风来竹院,有月在莎庭。
虽不妨调瑟,多堪伴诵经。
欧阳吟罢秋声赋,中庭寂无人语。
乙乙徐抽,申申不断,豆叶瓜花多处。
轻拢薄诉。
七月鸣在野,八月鸣在宇。
九月登我堂,十月入床下。
滔滔岁方晏,促促声亦苦。
城南思妇娇无力,蟋蟀环轩促人织。
秋至寒衣空旧箱,夜深冷泪徒沾臆。
闻此虫声意转忙,买丝典却双明珰。
鹦鹉,鹦鹉。
花底时梳翠羽。
见人学道相思,却忆关山别离。
蟋蟀,蟋蟀。
啼向兰闺声急。
泰娘初解离情,悄拥鸾衾梦惊。
蟋蟀傍吾语,秋寒声更圆。

萧萧风露下,切切客窗前。

催得鸣机织,惊回警枕眠。

漫将作赋问卢郎,絮絮绵绵为底忙。
蛮触兵戈秋未半,池台灯火夜初长。
九边衰草征夫泪,八月寒花思妇肠。
善斗能鸣独出群,草虫争自建殊勋。
蟋蟀盆中养,无端敌势成。
何殊邹鲁鬨,信有触蛮争。
骨细楸枰子,威张草木兵。
西风吹蟋蟀,切切动哀音。
易入愁人耳,难惊懒妇心。
寒灯孤馆外,秋雨古城阴。
秋虫推尔杰,风韵太粗生。
衰草年年恨,寒砧夜夜声。
轴闲催妇织,衣薄念夫征。
乐土初安,雄心顿起。
银盘鼓勇夸千里。
陈云红处彩旗开,阶前蛙鼓声如此。
秋声听不得,况尔发哀吟。
游子他乡泪,深闺此夜心。
已怜妆阁静,还虑塞垣深。
早凉天,天欲暝。
藻井桐阴青冷。
颓墙外,正机杼缫缫,做番凄景。
霜紧柝三更,床头忽有声。
惊人出不意,恋我若为情。
历劫身逾健,鏖秋气未平。
蟋蟀。
蟋蟀。
千种离愁谁识。
露下清秋韵正哀,斗场元在画堂开。
眼前军国成何事,且博红妆一笑来。
蟋蟀繁秋思,鸣音切动人。
来因贫士宅,一托岁寒身。
芳草歇还绿,华颠矩不春。
凉生篱畔。
风清庭院。
听莎鸡、一声轻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