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骎骎五马江陵去,寂寂双娥汉水头。


一曲歌终眉黛敛,十分酒尽泪珠流。


阳春郢客传新唱,暮雨高堂梦昔游。

鬼门关,朝中宰相五更寒。
锦衣绣袄兵十万,拔剑摇环,定输嬴,此阵间。


无辞惮舍性命,争功汗,将军战敌,宰相清闲。

奔驿南来,拥貔貅,且趋江右。
良自愧,劣才微渺,圣恩洪厚。
万里长江今我有,百年坚壁非他守。

铁甲珊珊渡汉江,南蛮犹自不归降。
东西势列千层厚,南北军屯百万长。


弓扣月,剑磨霜,征鞍遥日下襄阳。

月魄才生夜,春风恰到时。


异乡愁对酒,深院静论诗。


道路嗟吾老,云霄恨汝迟。

失意已春残,归愁与别难。


山分关路细,江绕夜城寒。


草色连晴坂,鼍声离晓滩。

春光残腊领年光,赏雪趺跏坐北堂。


醴酒挥杯还自设,好山驱马逐谁忙。


闲从乐地安心地,老把他乡作故乡。

万里生还楚水滨,相看真懒话缘因。


戎衣谢拭三边泪,雨露初逢十月春。


乡党又开新眼孔,头颅还是旧精神。

云霄万里谁能测,宇宙千年运几开。


襄阳小儿应绝倒,南翁先生胡此来。


汉江源远心曾到,天柱峰高景拟裁。

古来建大厦,所贵楹桷崇。


沛公得三士,折棰驱群雄。


嗟哉汉诸孙,永负隆准公。

际天南北麳麰盛,夹汉东西巘崿长。


为客曾夸心胆壮,送君今叹鬓毛苍。


五官置属莲成荡,七校屯兵柳作行。

潭心山顶碑何在,凤翥龙翔梦亦非。


野锸狼烟参井亩,城开雁翅入江圻。


蟠胸蠹帙千年富,手到鸡锋一吷微。

有如雍府今方伯,无乃吾家古郑君。


鼻祖向人元不负,耳孙于我尚能勤。


三更月冷冰如水,五日风调麦似云。

华黍诗亡更自珍,银杯羽化未须嗔。


不然雷电将天上,或者浮沉自水滨。


郑老本无毡可守,虎头政恐画能神。

汉江南北何萦纡,千山万山肩相扶。


中间伟然一丈夫,岘山之楚鹿门苏。


我行一舍到苏岭,忆与许子同奔趋。

葛公未易谈,佳处当自晓。


轻身托人主,岁晚那得保。


哀哉杨德祖,所恨机太早。

别酒不可饮,别袂不可分。


所嗟君劝我,已复又劝君。


人生宁不老,值此相送频。

谩说离家已半年,春风吹草绿如烟。


马军恰与征人会,此出那知不系天。

谁报江神我欲西,怕传新句落檀溪。


江头一雨泥三尺,车没双轮马没蹄。

不随黄绶去仇栖,归著亲前五色衣。


安得紫皇知此意,唤教霜凤带雏飞。

老子当年起垄间,岂知零落向华颠。


秋风唤起神洲梦,犹忆平生戴与田。

书来雍府不相忘,中有清诗小作行。


一似岘南车上读,眼中行色有辉光。

三朝橐珥真王子,万卷诗书大布衣。


我尚不知身是贵,人于何见昨为非。


东朝特地成西序,放去分明是召归。

去年荆府参谋去,今岁襄州太守归。


捐我汉南江北却,从今乐事赏心稀。


南风日日菰蒲长,秋水年年鳜鲫肥。

日日梦长干,真成下碧湍。


雍郊辞鹿隐,钟阜看龙蟠。


百胜传家学,三司践世官。

客子朝莫去,相过能几回。


少留贪快论,多病畏深杯。


年少难量在,天姿信美哉。

薰风幕府上隆中,想见旌旗照日烽。


绝塞江山元自若,故都京洛岂难通。


古今只有时艰阻,贤否宁无志不同。

谪仙非诗画非画,山简襄阳别有话。


空令江左作图看,竹院留藏我悲咤。


传闻边头腥甲兵,岘首依前汉水清。

玉堂伴直我何如,想见归来不作诗。


今日秦川灞桥语,蹇驴吹帽也相宜。

襄阳古道㶚陵桥,诗兴与秋高。
千古风流人物,一时多少雄豪。


霜清玉塞,云飞陇首,风落江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