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轻舸龙山头,木兰作双橹。
飘然裘司直,乘向南昌去。
问君鹓鸾中,脱身遽如许。
懒于尘土踏京华,张翰西风久忆家。
江上鱼肥应可鲙,田家酒熟未容赊。
狂踪泛泛浑犹梗,病眼昏昏只欲花。
陆机初入洛,王粲却归秦。
春草无愁思,杨花送远人。
北风吹别思,杳杳度云山。
满望是归处,一生犹未闲。
知音方见誉,浮宦久相关。
求归方有计,惜别更堪愁。
上马江城暮,出郊山戍秋。
暗销何限事,白尽去年头。
数载哦松兴有馀,一朝解组意何如。
摩空倦鸟投深树,过雨闲云敛太虚。
酒熟邀朋谈往事,心闲教子读遗书。
宦情一片莫云浮,归兴双溪春水流。
惜别长官携酒盏,送行诗友候津头。
人方挟弹窥黄雀,我不知机愧白鸥。
挂书牛角来东都,短小不长五尺馀。
龙章凤姿蕲见用,回叱关吏身无繻。
志如秋鹗气如虎,整束衣冠诧齐鲁。
年少将军师羽林,追奔翻为白头吟。
不平豪愤三年气,未死英雄万里心。
故国山川知好在,异乡风物许重寻。
逍遥卧山馆,久已谢劳生。
春和不与较,安得驻君行。
昔会殊可乐,今归岂忘情。
后进无因见老成,一觇风采快平生。
南来幸有同寮契,西去宁无惜别情。
五载官联亲懿德,远夷君长慕清名。
饮者为量无大小,要于醉焉而已矣。
乃知一饮一石徒,醉乡欲到无几尔。
我幸俸薄饮不多,酩酊造次有馀味。
才难济世甘避世,心不怨天唯乐天。
林下山间深密处,曲肱饮水兴悠然。
抛却银袍制芰荷,春风一曲紫芝歌。
古来至宝多横道,何事荆山泣卞和。
久持邦柄擅斯文,却扫丘园脱世纷。
已用三篇作霖雨,回看万事似浮云。
何须棨戟荣归路,自有旗常载旧勋。
君臣一德千龄际,柱石三朝四纪中。
天下重轻常系望,膝前谋议不言功。
位高少有名兼美,体健方知福更隆。
官崇真是帝王师,八十归休亦未迟。
不似孔光辞位日,早于姜望出封时。
仪形昔已图麟阁,稿草今应集凤池。
圣代登庸年独少,清时得谢齿尤高。
官如中令躬无疾,文似司空思不劳。
玉座案经涓对日,金壶加礼赐春醪。
几夕华星动紫躔,少微光入太微垣。
帝临便座延公衮,人喜安车到国门。
恳叙官仪还汉节,亲承需宴酌尧樽。
西风汾浦,雁初飞,秋水渺茫无际。
有底忙时来复去,泛若虚舟不系。
篱菊将开,村醪初熟,且住为佳耳。
今日身轻棹更轻,柯桥棋局且推枰。
公心岂免招私谤,古道犹须徇俗情。
万事不如归最好,诸人方以出为荣。
道傍笳鼓记迎新,又作长亭惜别人。
千里畏途成雅俗,一言寒谷变阳春。
朝廷有意归杨震,父老无从借寇恂。
将军旗鼓镇西州,六诏猖狂一战收。
馀墨朝犹磨楯鼻,重环夜已附刀头。
归朝却献王褒颂,去国惟存季子裘。
薇花曾见照青春,今日都门又送君。
入蜀使迎新太守,渡泸人识旧将军。
琴声弹落巴山月,马首披开剑阁云。
鲤鱼书来上谁字,斗牛光中湖海士。
梅花腊雪曾会面,桃李春风一弹指。
剥书得诗意雄杰,钟吕惊闻筝笛耳。
畴昔春江上,诗成感旧游。
重来正炎日,还复理扁舟。
兴逐轻帆远,愁随急雨收。
江国徂春暮,兰苕生蕙风。
佳人天之末,高隐林泉中。
有怀不能伸,愁思渺无穷。
岂有头风笔下痊,浪成蛮语向初筵。
兰亭旧趾虽曾见,柯笛遗音更不传。
照曜文星吴分野,留连花月晋名贤。
孤云独鸟本无依,江海重逢故旧稀。
杨柳渐疏芦苇白,可怜斜日送君归。
分曹非夙契,抗疏偶同心。
先后蒙严谴,相将及故林。
新知乍倾盖,岐路忽沾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