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泠桥一名西陵,或曰:即苏小小结同心处也。
及见方子公诗有云:“‘数声渔笛知何处,疑在西泠第一桥。
’陵作泠,苏小恐误。

西泠在湖之西,桥侧为唐一庵公墓,中有枫柏数株,秋来霜红雾紫,点缀成林,影醉夕阳,鲜艳夺目,时携小艇,扶尊登桥吟赏,或得一二新句,出携囊红叶笺书之。
临风掷水,泛泛随流,不知漂泊何所,幽情耿耿撩人。
更于月夜相对,露湿红新,朝烟凝望,明霞艳日,岂直胜于二月花也。

三月桃花,苏堤落瓣,因风荡漾,逐水周流,飘泊孤?,多在西泠桥畔堆叠。
粉销玉碎,香冷红残,片片似对骚人泣别,豪举离樽,当为高唱渭城朝雨。

步晴昼。
向水院维舟,津亭唤酒。
叹刘郎重到,依依谩怀旧。

离亭雨雪暮萧萧,换酒无从得紫貂。


他日相寻君有梦,东樵不在即西樵。

长忆西湖歌采菱,六桥秋水涨渔罾。


逢君急剪松江绢,乞写双峰烟雨凝。

归泛西湖水渺茫,家临湖墅足蚕桑。


梅花若向西溪问,曲曲渔舟共陆郎。

御沟春水玉河通,夹岸花飞随玉骢。


欲赠君归须芍药,佳人争买点桩红。

新声乐府推君妙,白燕丁香赋并传。


燕女争歌玉河柳,扬州更爱竹枝篇。

月明刚及今宵好。
心事西湖了。
段家桥畔送残秋。

苏小钱塘,想当日、烟花世界。
西泠下、美人黄土,一杯千载。
垂柳楼台歌舞歇,笑桃门巷沧桑改。

迎潮楼玲珑。
见虾须卷处,长拥虫虫。
月午花晨为侣,撷香芳丛。

松簧交籁和鸣泉,合向仙源泛舸眠。


负郭有山皆见寺,绕堤无水不生莲。


残钟断鼓今何世,翠羽明珰又一天。

爱此池上屋,无人也自佳。


出门刚半日,落叶满空阶。


过客留新句,归僧及午斋。

偶然乘兴往,兴尽便当归。


云鹤有奇翼,碧天无定飞。


故人悬宿诺,前路愿多违。

谷风初解冻,衣线渐生春。


不觉纸窗白,方知曙色新。


味君怀里字,饮我杯中醇。

寸阴同隙驶,今古一蘧庐。


新岁几时到,三更见日初。


多情难久别,高咏近何如。

里鼓喧残腊,东风吹落梅。


土牛迎气出,青鸟报春来。


城市嚣尘满,园林老景催。

柴门连日雨,且得暂时关。


风入如无树,云来不碍山。


隔城通一水,为屋各三间。

大痴老人黄子久,涂抹丹青号名手。
名呼大痴画不痴,此图气韵尤淋漓。


危峰突起矗霄汉,迤逦横冈折层巘。

热血胸中吹不凉,年年忍见柳丝长。


华泾亦有邹容墓,一样秋坟吊夕阳。

遣芳昼。
便小鼎焚香,深杯注酒。
甚中年才过,心情便非旧。

多宝峰头石欲摧,西泠桥边树不开。
轻烟薄雾斜阳下,曾泛扁舟小筑来。
帝里秋晴,喜逢越客,小堂笑燃华炬。
四座全倾,单辞皆妙,不数椽称三语。
相见频嗟,晚让尔、词场独据。
我生壮志常卓荦,不好诣人相徵逐。
读书不拘章句间,策时端望激清浊。
君生亦独有奇气,峥嵘不负此头角。
十载闻声慰渴思。
衫痕帽影各参差。
红阑干处日迟迟。
掩空昼。
记款雁弦诗,呼蛩絮酒。
奈蓬蒿径悄,西风渐非旧。
怕重检、啼痕妆晕。
自别西湖,燕笺无信。
剩有秋罗,那回玉臂淡相衬。
说相思,问相思,枫落吴江雁去迟。
天寒二九时。
怨谁知?
梦谁知?可有梅花寄一枝?雪来翠羽飞。
西子湖边有旧居,黄逢橘柚白鲈鱼。
吴山若见寒潮满,当是天南万里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