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记得早莺啼。
红杏初飞。
宋城西。
永兴书传右军法,碑楷无过孔庙堂。
西安城武重勒石,善本旧推荣蔡张。
吾斋墨缘幸萃合,敢例三箧收遗亡。
结念栖隐乡,环流面寒麓。
凌晨理幽榜,人语出清旭。
群鬟互湿翠,临溪各为沐。
廿载仰鸿名,南来幸识荆。
忘机同海客,尊义缔寒盟。
霖雨时需切,东山望不轻。
的薏生于莲,甘苦同一天。
谁甘复谁苦,转眼换尘鲜。
究其甘苦种,藕实二何先。
致身自笑无文章,累累之印输提将。
执棰又未笞戎羌,何能斗大腰悬黄。
诵周说孔称陶唐,字学聊尔穷偏傍。
昔人四十便称翁,今我早衰将毋同。
我来作客翁作主,惭无健笔追宗工。
文章偶然作游戏,宾客可欺宁儿童。
将军肝胆吐平生,排列旌旗队伍明。
话到借筹真善策,欢听比户有同声。
归舟安稳天神福,攀袂殷勤父老情。
蔡生才调解吟诗,惜别匆匆系别思。
学行要遵先辈录,科名须及少年时。
东山温饱非初志,北海疏狂惜大儿。
扶老携童送海滨,不堪情事说津津。
灾祲上召天心怒,风浪先援虎口人。
况是漳泉半同域,莫将肥瘠视如秦。
簪花同到凤凰池,又共黄州剔藓碑。
我亦江山领风月,今来瀛海把樽卮。
谈深味有书生味,官好为殊俗吏为。
连日开仓日未中,纷纷户口散来公。
竹寮花宅周中外,虎井猿坑计始终。
贷金不愁园吏粟,回帆齐拜水仙宫。
偏灾入告廑宸怀,大府关心府库开。
君自台阳奉檄至,我从厦口挂帆来。
堪嗟飞雨皆成卤,欲避狂风那筑台。
海外生民甸服荒,艟艨十万话沧桑。
鲸鲵殄尽春风暖,戈镞耕馀夏雨凉。
休养百年同上邑,沪缯三则少中藏。
澎湖东海控咽喉,万顷汪洋拟上游。
赤嵌风云全在握,红毛城寨几经修。
虎贲略地疆初辟,鳄浪滔天战未休。
廿载离乡百不如,一朝身傍谪仙居。
未逢锦字来芸阁,先见文星耀敝庐。
晓漏应趋青琐闼,夜窗想草紫泥书。
万里归心滞凤城,填胸五岳减峥嵘。
参军到处作蛮语,骚客任人呼老兵。
落落鹓行方得路,依依鸥侣不寒盟。
山水甲天下,经年快客游。
漓江缈千里,又动别离愁。
飞电佳音捷,淩云壮志酬。
葳蕤深闺铜龙滴。
梅未落、尖风逼。
伊人念我正无聊,惠我朵云相忆。
狂沙入户春风颠,他乡度日如度年。
囊琴束书了不御,羁愁忽忽心茫然。
谢君惠我图一帧,西湖万里来穷边。
赵君不羁士,词坛推宿学。
胡子旷代才,妙语超等觉。
嗟予如钝金,久已退芒角。
我爱浮玉山,秀出赡部洲。
萧然寄瓶钵,转瞬夏已休。
滔滔大江水,日夜东向流。
为道无近效,立志当远期。
一念不自觉,流浪遂及兹。
迅风鼓识浪,苦海浩无涯。
间居乞得著书身,潘岳才华粲若春。
家有老苏传述作,诗如狂李感星辰。
凤池一昔工裁诏,马磨如今苦给贫。
老来不忆旧卿相,独记先辈之高风。
乾嘉之际盛人杰,翘者未易遽数终。
鸿猷何啻冠当代,余绪亦足称儒宗。
片羽秋云感世轻,跫音喜得问鸥盟。
板桥画意承先绪,驴背诗怀仰逸情。
银甲偶搊秦女曲,金樽喜按杜家兵。
湘帘才卷晓风轻。
芳径嫩寒生。
绿窗人起铢衣薄,倚妆阁、无限幽情。
东阁红衫,西风金剪,如花如月流年。
絮果兰因,惹将幽思缠绵。
吴绫小帕沉香盒,剥青葱、包裹牢坚。
郎官爱此水,因号郎官湖。
吾来客楚州,迹与曩哲殊。
三年历传舍,炎雪劳驰驱。
君素少称许,胡为誉独过。
定知相爱甚,翻觉抱惭多。
袜线难成寸,蹄涔苦不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