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风未肯入东门,走马还寻去岁村。


人似秋鸿来有信,事如春梦了无痕。


江城白酒三杯酽,野老苍颜一笑温。

少年怀二妙,一日如三秋。


岂料京洛间,岁暮方从游。


空疏坐晚缪,清楚知前修。

先生有亭宜四时,乃使寓安名似宜。


寓安口诺心未肯,更欲老翁聊决疑。


老翁百事尽称好,一生和罗常作椎。

书舍如僧舍,心闲与静宜。


写多髡兔颖,藏久蛀貂皮。


宦迹年劳见,生涯日历知。

久悟无生法,从容与化迁。


机忘槔俯仰,道悟蜜中边。


宇县犹多垒,干戈已十年。

世路正如棘,吾生犹系匏。


诗人歌蟋蟀,军士叹蟏蛸。


无地营家食,何心解客嘲。

小小新斋阁,温温旧毾㲪。


精神全藉酒,筋力半支藤。


蛰豸深坯户,冥鸿巧避矰。

开岁七十五,故园犹未归。


看从今以后,知复是邪非。


星斗天垂象,龙蛇地发机。

杜陵飘泊日,骥子远游身。


夜读居家惯,羁吟对客频。


流年非孺子,乡国有贤人。

圣世思柔远,孤臣敢爱身。


中年为客倦,寒梦到家频。


道废伤新岁,颜衰愧古人。

亭上清诗得两苏,空留精舍作僧庐。


地因人胜合题句,山以姓知缘读书。


一径虚明连别屿,小溪清浅过平湖。

骧首弥年闭六关,倦飞今日遍千山。
也知心醉非从事,顿觉身轻有大还。
酒债人生频检点,宦情山色正孱颜。
寒士叨尘分已逾,不为归计待何如。
暮年光景那能久,浮世荣华总是虚。
此去直须甘澹泊,个中元自有乘除。
佛宫奇品号磂黄,黄縠笼珠径寸光。
种异却轻萍有实,味甘全胜蔗为浆。
南人拭目惊稀见,北客流涎试一尝。
邻境缄驰荔子丹,黄堂矜诧满雕盘。
香收残爇馀龙脑,笺写新诗掩凤团。
咀嚼定嫌琼液薄,形容更比水精寒。
辩嗟孟轲劳,清笑伯夷隘。
秋毫满六虚,须弥藏一芥。
相逢无间隔,万里一天风。
与子元同姓,何劳问祖翁。
漏泄春光处,山寒已放梅。
痴儿元不识,须待百花开。
法法本来空,无垢亦无净。
直向异类行,何曾失正性。
忘机海上游,鸥鸟下为侣。
入山莫怖畏,猛虎即是汝。
黑白未分时,几人知此著。
一著只这是,为子说崖略。
仲尼作六经,中遭秦火厄。
毕竟不可磨,尊道而贵德。
伏羲画卦后,文字积丘山。
谁知圣人意,要妙唯一言。
大道无关键,人人悉可窥。
超然明日用,了不碍云为。
秋萤腐草化,芝菌出枯朽。
形质但变迁,中有一物久。
属和何须蚌鹬持,笙歌鼎沸政相宜。
劝君莫惜松醪酒,容我来看柳叶眉。
春去自怜莺命友,夜来空费雨催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