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朝问此心何所思,暮问此心何所为。


不入公门慵敛手,不看人面免低眉。


居士室间眠得所,少年场上饮非宜。

夜宿上封寺,翛然尘虑清。


月明残雪里,泉溜隔窗声。


楮衲今如许,绨袍那复情。

□定飞仙去不留,惜余生晚欠从游。


种明逸后屈二指,范景仁边放一头。


有鹿门栖堪遁去,无菟裘计径归休。

时流罕识真,特立取众忌。


不有明眼人,谁止万口沸。


古今冠盖场,毁誉固一致。

视草堂前石一拳,何人移置自何年?


久怜翠色连重地,故拔孤根近九天。


俯仰百年承雨露,等闲千尺接云烟。


故家御史遗书在,为录鳌峰旧赋篇。

平生踪迹尽繇天,世事浮名总弃捐。


不召岂能逃圣代,无官敢即傲高眠。


匹夫志在何难夺,君相思深自见怜。

匹马天街对落晖,萧条白发怅谁依。


北门待诏宾朋盛,东观趋朝故旧稀。


雪满关河书未到,月斜宫阙雁还飞。

莫嗟野老倦沉沦,领略青山未是贫。


一自弓旌来退谷,苦将行李累衰亲。


田因买马频书券,屋为牵船少结邻。

柴门秋色草萧萧,幕府惊传折简招。


敢向烟霞坚笑傲,却贪耕凿久逍遥。


杨彪病后称遗老,周党归来话圣朝。

五马踟蹰立翠微,与君何计不分违。


江南佳丽如杭少,海内交游入晋稀。


坐惜残更仍进酒,歌当别调易沾衣。

露立千官列宿悬,高张银烛照中天。


玉炉烟转奎文地,赤舄班趍御讲筵。


旭日尚须云气拥,瑞光先动紫微前。

五云深处寸心悬,掖外垣西尺五天。


每见诸公调玉烛,也曾一日侍经筵。


赓歌直忆千年上,致主须归一德前。

衡岳去天能几何,一株松下月明多。


南极老仙骑鹿过,一瓢斟月两崖歌。

远峰眉晕秀,落西子,镜台边。
看曲涧奔流,危厓泻瀑,古洞涵烟。
留连。

兀兀车摇。
谈谐锋起,鬓雪潜消。
酝酿韶光,莺犹噤舌,柳未舒条。

赵君直长崇文日,奏艺曾居众采先。


宫女开函收玉轴,侍臣传诏赐金钱。


当时翰墨青云上,此日山河落照边。

锦绣裁成九叠山,山山佳处水萦环。
无心但有云来往,看得高人取次闲。
玉京仙境发山谣,未把芙蓉意已消。
此处尚堪诗兴在,当年行乐亦云聊。
卧龙消息合为霖,别派先通一线心。
若向祁山听响震,定知梁父不须吟。
朱衣和泪别龙庭,瘦马嘶风出凤城。
托迹禁闱原已重,之官名邑未全轻。
驰驱只笑儒生拙,悯念难忘圣主情。
打约曾同洛下英,黄鸡白酒祭山灵。
钓台不减灵台乐,试问何时起钓亭。
枯藤到处拨荒莱,谁遣刑馀老殍来。
却怪少林空面壁,漫传北海亦浮杯。
谈深毡帐三声角,坐老寒炉一寸灰。
不恨投荒我独先,春风应满塞城边。
相将半揖辞冰雪,莫忆寒云壑底眠。
烧松共话到更深,衣薄钟残雪又侵。
住得此山非近世,不须重问祖师心。
茆堂漠漠雨沉沉,破卷寒云一世心。
殓后还来沙际鹤,爨馀空挂壁间琴。
久知此日无堪恋,又丧斯人更不禁。
传言入云去,劝汝下云间。
且看主人意,暂抛水石间。
此心无近世,随地足深山。
我本山中客,山翁不用招。
为怜地主意,遂使白云遥。
花雨迟飘落,松风暂寂寥。
五湖烟景擅江东,诸老欢游有古风。
凤吹鹍弦范成大,笔床茶灶陆龟蒙。
全抛俗事水云外,尽付闲情诗酒中。
西江北塞岭南壖,奔走风尘三十年。
勇退未能心已倦,专征才歇梦犹悬。
自缘衰体缠多病,敢向明时话独贤。
云汉昭回泮水边,诸生拜舞鳣堂前。
老翁七十荷衣绿,弟子三千桂魄圆。
乐正足伤何必虑,伏生口授尚能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