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先皇忧蜀辍枢臣,独冒兵戈出剑门。


万里辞家堪下泪,四年归阙似还魂。


弟兄齿序元投分,儿女情亲又结婚。

凤阁前年陪步武,麟台昔日是交游。


先归内署身虽忝,直上高坡命更优。


玉笋外郎全弃掷,土山果毅免经由。

江南江北接王畿,漕运帆樯去似飞。


父子有才同富国,君王无事免宵衣。


屏除奸吏魂应丧,养活疲民肉渐肥。

当年辞气压朱云,老作皇家谏诤臣。


章疏罢封无事日,朝廷犹惜直言人。


题诗野馆光泉石,讲易秋堂动鬼神。

表海镇峥嵘,枢臣辍禁庭。


两蕃申族帐,七县造图经。


密勿君恩异,循良祖德馨。

依依行色满帆樯,又借仁风惠远方。


暂去长沙非贾谊,犹虚计相待张苍。


槛前波浪潇湘阔,雨后汀洲橘柚香。

东城南陌强经过,怨别无心亦放歌。


明日院公应问我,闲云常在石门多。

自是群奸误圣君,初心岂愿作忠臣。


平生劲气埋黄壤,当日嘉言在紫宸。


諌议裂麻方伏閤,诸公鸣玉自垂绅。

紫茎芳艳照西风,只怕霜华掠断丛。


争奈病夫难强饮,应须速自召车公。

已报东吴政,初捐左契归。


天应酬苦节,人不犯寒威。


江上思重借,朝端望载饥。

或偃虚斋或在公,蔼然林下昔贤风。


庭前有蝶争烟蕊,帘外无人报水筒。


行药不离深幌底,寄书多向远山中。

日高丈五睡正浓,军将打门惊周公。


口云谏议送书信,白绢斜封三道印。


开缄宛见谏议面,手阅月团三百片。

谁怜野田子,海内一韩侯。


左道官虽乐,刚肠得健无。


功名生地狱,礼教死天囚。

力小垂垂上,天高又不登。


致身唯一己,获罪则颜朋。


禄位埋坑阱,康庄垒剑棱。

何事遭朝贬,知何被不容。


不如思所自,只欲涕无从。


爵服何曾好,荷衣已惯缝。

干禄无便佞,宜知黜此身。


员郎犹小小,国学大频频。


孤宦心肝直,天王苦死嗔。

忽见除书到,韩君又学官。


死生纵有命,人事始知难。


烈火先烧玉,庭芜不养兰。

十日来来旷奉公,闭门无事忌春风。


虫丝度日萦琴荐,蛀粉经时落酒筒。


马足歇从残漏外,鱼须抛在乱书中。

欲下持衡诏,先容解印归。


露浓春后泽,霜薄霁来威。


旧化堪治疾,馀恩可疗饥。

万树香飘水麝风,蜡熏花雪尽成红。


夜深欢态状不得,醉客图开明月中。

岂弟更三郡,题评冠一乡。


绳愆御史疏,补阙谏臣章。


直叹牙弦绝,明嗟魏鉴亡。

皂囊有史漫传名,白日黄泉气未平。


自古国亡缘宦者,可怜身没尚书生。


荒阡草长妖狐出,旧驿风寒劣马行。

左掖梧桐色,清阴自宛然。


龙鳞明主易,鸡舌近臣偏。


高议留青琐,殷怀尽绮筵。

筵上诗题共笔床,樽前酒兴话高阳。


心清自觉官曹简,院静先知节候凉。


南国少年推贵重,东堂前辈让贤良。

宠位资寂用,回头怜二疏。


超遥比鹤性,皎洁同僧居。


华组澹无累,单床欢有馀。

诏书前日下丹霄,头戴儒冠脱皂貂。


笛怨柳营烟漠漠,云愁江馆雨萧萧。


鸳鸿得路争先翥,松柏凌寒独后凋。

汉庭从事五人来,回首疆场独未回。


今日送君魂断处,寒云寥落数株梅。

常时月好赖新晴,不似年年此夜生。


初出海涛疑尚湿,渐来云路觉偏清。


寒光入水蛟龙起,静色当天鬼魅惊。

千年茯菟带龙鳞,太华峰头得最珍。


金鼎晓煎云漾粉,玉瓯寒贮露含津。


南宫已借徵诗客,内署今还托谏臣。

泽国瞻遗庙,云韶仰旧名。


一隅连障影,千仞落泉声。


老狖寻危栋,秋蛇束画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