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纸被围身度雪天,白于狐腋软于绵。


放翁用处君知否,绝胜蒲团夜坐禅。

木枕藜床席见经,卧看飘雪入窗棂。


布衾纸被元相似,只欠高人为作铭。

重阳风雨不全篇,春草池塘岂满编。


好句谁言较多少,古人信手斫方圆。


自惭下下中中语,只合休休莫莫传。

元丰五年正月日,洛中耆英佳话出。


当时韩公七十九,欢噱赓酬老吟笔。


伟然冠剑照孔鸾,鲐背鸠杖蒲轮安。

殷勤见赠用长篇,里闬过从积有年。


岁事报成还报始,春华相次又暄妍。

百幅轻明雪未融,薛家凡纸漫深红。


不应点染闲言语,留记将军盖世功。

瑟瑟香尘瑟瑟泉,惊风骤雨起炉烟。


一瓯解却山中醉,便觉身轻欲上天。

昔来何悠悠,今去亦泛泛。


岂自果进退,姑且便饮啖。


三代今去辽,士食久已滥。

寻常折简也须来,敢道蓬门不浪开。


自古公卿贤可事,如今草莽愧非才。


神雷莫炒泥涂蛰,春信潜回琥珀杯。

二月还逢二日临,一樽容我坐花阴。


且看蓓蕾精神满,自是乾坤雨露深。


斟酌春光归酒盏,访寻物色更山岑。

仙庐深倚翠微间,酬答风烟肯暂闲。


不遣长须干美政,却驰双榼破愁颜。


句高饭颗人应瘦,醉著河阳鬓未班。

隶法如公有典刑,拙中藏巧混天成。


因观体制超前辈,旋辟轩窗乞扁名。


气象晋人遒且劲,源流汉刻古而清。

里巷浮沉适自由,江城久住似菟裘。


广文活计贫无那,好客情怀挽不留。


满院竹风吹酒面,两株榴火发诗愁。

美人遥在五云端,梁月长悬梦里观。
遥持一幅萧疏意,共向天涯结岁寒。
鹿豕木石皆可与,径绝云深不知处。
数拳老碧数枝秋,一枕千山谢尘侣。
我辈清怀书自将,不须才与古人当。
佳辰美概无穷尽,险语高词尔转相。
吏隐未能离扰扰,诗情犹得慰皇皇。
归帽纳毫真得策,要笺留带计何疏。
公如买莱苦求益,我已忘要何用渠。
闭户羽衣聊自适,堆窗柿叶对人书。
好山未易得,况此不多山。
靡迤八九丘,远视犹弹丸。
几载谋一区,经营何其艰。
梦忆泉声赋两知,赓歌先得一缄诗。
雪山轻重公来去,河水清涟我病衰。
满地江湖容白发,可人风月负青藜。
龙蹄甘美蚁头香,远远缄封遣老郎。
便向嵓亭逃暑去,恨无人共把觥觞。
夫子知名浙水西,妙年奥学洞几微。
一官簿领身如寄,万里云霄步若飞。
诗苦何妨同杜老,说难终不羡韩非。
君家只隔小桥西,几度占星望少微。
已向龙墀摅大对,不应鸾翼尚低飞。
杖藜喜逐先生后,敛板谁知故我非。
病骨逢秋怯早凉,登高无分伴徜徉。
忽惊风雨重阳近,自觉山林引兴长。
嘉果年年劳远赠,新诗字字写幽香。
溪上山中两绝尘,惟应黄绮最相亲。
治生每愧奴无木,行酒空闻脯有麟。
丹实结容朝得句,锦囊驰赠座生春。
民何业于盐,由生在水国。
因之利其利,资生本无责。
未能损与之,尽绝岂为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