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惟昔迁乐土,迨今已重世。


阴庆荷先德,素风惭后裔。


唯益梓桑恭,岂禀山川丽。

我来屏山下,奔走倦僮仆。


亭亭日已中,冠中湿如沐。


访我芹溪翁,解装留憩宿。

我志如鱼乐,君词称凤衔。


暂来从露冕,何事买云岩。


水石应容病,松篁未听谗。

四载加前字,今来未改衔。


君批凤尾诏,我住虎头岩。


季氏唯谋逐,臧仓只拟谗。

何处最销魂,对风江落日,一尊离酒。
旧饯认河桥,怕重省、桥外欹亭眠柳。
烟凉雁老,那堪此际挥吟袖。

在家情已疏,出家终不恶。


不有清净缘,云何脱徽索。


我昔志婚宦,谓足世味乐。

闻君汤井至,潇洒憩郊林。


拂曙携清赏,披云觏绿岑。


欢言游览意,款曲望归心。

仗节传呼出紫宸,燕南蓟北望车尘。


身为五郡循良守,家是三朝宿卫臣。


对榻梦魂思共得,据鞍吟啸喜相亲。

当年曾赋送君诗,倾盖真为国士知。


芳桂早魁千佛籍,翔鸾今接九霄仪。


园林门带金陵市,俎豆山留玉殿祠。

久阔易成晚,独居难为欢。


如何天壤间,有此忧患端。


永念昔别日,春花始资繁。

微生本田野,志岂希庙堂。


采掇乃不遗,徒为仁者伤。


煌煌大明宫,四海皆来王。

早岁去城市,思为山泽游。


茫茫宇宙间,俯视若云浮。


飘摇风尘际,敛迹此林丘。

湖海飘残意转深,归来未肯息长林。


青衫拭尽新亭泪,白水难忘旧日心。


云过草堂时倚剑,鸿鸣秋浦罢弹琴。

问说高堂已白头,书来苦劝早归休。


匆匆春梦收残局,落落晨星感昔游。


廿载名场同得失,两家诗派异源流。

已报新题下紫泥,尚留佳谶筑新堤。


一心国事忉忉在,万口民歌剪剪齐。


惜去辙须田父卧,催归诏有内臣赍。

间关万里客,黯淡数家村。
馆伴劳梅尉,饔人候竹门。
石横溪自怒,山寂鸟长喧。
欲将花事竞芳辰,采得双花伴五辛。
擎向华堂当彩胜,兰孙桂子日振振。
罗浮之山南海边,清秋有客来攀缘。
我欲从君乞金篦,君其为我挥朱弦。
夜眠不伏丹灶火,相对但诵黄庭篇。
曾立萧台缥缈天,尘心一堕八千年。
却从海上三山驾,来集城南五色泉。
辽鹤再闻中夜语,葛龙深抱午时涎。
天畿巡部听车音,更值秋空卷夕霖。
击壤但闻尧俗乐,宽条方识汉恩深。
酾渠引漕民兼富,飞檄宣风令莫侵。
文章方伯早悬车,喜挹清风步二疏。
好水好山供大隐,非村非郭足幽居。
一缸绿蚁新醅酒,万轴牙签旧赐书。
客有洲居者,飘然鹤与群。
晓唼侵丹藻,秋飞乱白云。
杖馀苔径候,琴半月床闻。
半生宦牒绊闲身,老惜跳丸过眼频。
独笑真成当去客,相逢同是异乡人。
静中着语已多事,熟处忘情久自亲。
十年海南年,世味尝欲遍。
昔为担板痴,今作绕指转。
谁能濯我缨,人欲唾其面。
渺渺湘水波,浩浩衡山云。
悠悠我之思,皎皎兮美人。
美人不可见,陵谷日迁变。
公子多道气,跻险赏林泉。
高酣坐石上,眇若乘云烟。
俯仰成千古,纵观周八埏。
漂泊江乡老此身,柴门长闭任家贫。
云霄放鹤浑闲事,风雨看花又一春。
抱玉几年终献楚,怀书垂老莫于秦。
长揖辞开府,悲歌下剑门。
心长发自短,金尽舌犹存。
负笈新诗草,披衣旧酒痕。
平生识君殊恨晚,老去才名谁复过。
窗前柿叶书汉隶,江上竹枝闻楚歌。
渔舟细雨白鸥静,药圃暖云瑶草多。
解绂归来旋葺居,身安环堵不求馀。
粗羹粝饭偏知味,谈话寒灯胜读书。
情窦欲开先自窒,心田已净弗须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