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筠台玺檄珠犹湿,东广除书墨又新。
草莽何堪蒙圣眷?
菲葑犹下念孤臣。
茫茫关塞连烽火,莽莽乾坤溷劫尘。
国家构明堂,匠士贮群木。
而况求贤才,所重在科目。
南宫集多士,文字数千束。
天寒水清石齿齿,杏叶初黄豆花紫。
舞榭歌台不见人,头白乌啼月明里。
当时豪侠倾五侯,一荣一枯八十秋。
春秋寒暑速邮置,马狗车栖身如寄。
俯仰乾坤一蘧庐,叹息韶华几轻弃!
人生须作酒中仙,茫茫混沌不知年。
不然天地皆窒塞,低头蝼蚁为比肩。
几番错过东风,秋阑深处还飞坠。
薄云知冷,微阳觉暖,结成愁思。
为问灵和,依依旧态,千门烟闭。
丁溪烟树。
指新翠沈沈,摇漾书户。
曾记五年前,棹扁舟、桃源问渡。
生平不愿为佣书,亦不愿作章句儒。
酒酣诗成吐素霓,意气凛凛吞千夫。
前年排云叫阊阖,出门一夜车四角。
人生立志各有癖,浃髓沦肌疗无术。
君不学少年奏赋明光宫,又不能桑麻谷粟去作田舍翁。
苦心竭虑淡泊音,手携三尺绿绮琴。
孤山有贞干,不比寻常木。
蟠根怪石巅,亭亭自生育。
百物进相高,位闰知蹙缩。
昔闻先生隐吴侬,当窗十里横烟峰。
今见先生为楚吏,绕墙四面萦烟水。
从来楚俗带吴风,曲折径路深房栊。
参云亭在宛溪头,持斧仙翁昔所游。
日月星辰天北极,山川草木地南洲。
门前车骑秋来好,竹上题诗醉后留。
水南名品几时栽。
映池台。
待谁开。
凉州莫谩夸葡萄,中山枉诧松为醪。
仙人自酿真一酒,洞庭春色嗟徒劳。
琼浆滴尽生荔支,玉露泻入黄金卮。
北平山上越王城,猎骑如云此驻兵。
瓦砾不随尘土化,市朝空逐海田更。
鸿泥雪点深无迹,雁翅罗纹碎有声。
智果寺旁忠肃墓,满山刺竹生无数。
磨风砺雨坚相持,犹带战酣旧时怒。
岳坟见说遥相依,坟上有树皆南枝。
闾阎闻抚寇,仪帛出官庭。
却遣幕中吏,翻从海上行。
元戎空仗钺,岳伯漫专城。
虎门烟浩渺,山色望中昏。
杀气兼天黑,凶涛拍海浑。
鲸鲵终褫魄,魑魅总游魂。
世步逢多难,真遗玉食忧。
连环当日计,借箸几人筹。
共睹车前辙,谁从野外谋。
粤徼烽烟起,炎飙薄广州。
霾云迷海岸,腥浪激河流。
贾竖窥戎旆,儒生俯敌楼。
全岭佳城任卜藏,养真为义亦堂堂。
平生不枉千金费,从此贤声日播扬。
富老还家自蜀川,蜀民能说府公贤。
朝廷吏重二千石,乡里人稀七十年。
花雨小车东郭去,竹凉高枕北窗眠。
陈郎相见石城隅,能说吾乡富大夫。
白发衣冠归洛社,苍头琴鹤出成都。
仰天阊阖犹能拜,步月栏干不用扶。
七祀空山客,如蚕不出匡。
一惭宁不忍,群吠果何妨。
将勿怪头换,幸非同谷亡。
衣破那禁透骨风,雪花如掌暗长空。
忧民太守方沉醉,熟睡红炉暖阁中。
腊雪连朝冷气严,喜闻宜麦更宜蚕。
老夫正为苍生幸,冻死穷庐分亦甘。
腕底书成泣鬼神,黄庭历劫本犹真。
乃翁捉笔非能事,细雨分花实胜因。
生理敢希千树橘,醉乡端藉数枝春。
掩映东墙接绿阴,重门不启碧苔深。
偷闲只合窥园去,恐负黄花一片心。
人不怜花花自怜,夙根不断又鲜妍。
花神再度生香意,认取前身结后缘。
香国迟留方作客,芳园寥落最伤春。
我来恰入东风律,花信犹知识故人。
今年花是去年栽,两度花期两度开。
寒去暑来时物改,年年底事看花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