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清净身。

夜来八万四千偈,他日如何举似人。

携手池边月,开襟竹下风。


驱愁知酒力,破睡见茶功。


居处东西接,年颜老少同。

断崖幽洞白云深,缥缈仙槎无古今。


飞下一峰相劳苦,却疑天外有知音。

闲泛晴波唼绿萍,却冲微雨傍烟汀。


会稽内史如相遇,换取黄庭一卷经。

东岳真人张鍊师,高情雅淡世间稀。


堪为列女书青简,久事元君住翠微。


金缕机中抛锦字,玉清台上著霓衣。

南寺上人禅学苦,东冈老子法筵开。


遥知大设伊蒲供,送汝挑包去捞斋。

岸陵几纷纷,岐路谁了了。


中有定慧人,翛然坐深窈。


山空诸念消,月堕孤禅悄。

青云何润泽,下有贤人隐。


路入菱湖深,迹与黄鹤近。


野风吹白芷,山月摇清轸。

霹雳车中咒孽龙,炎灵直欲卷靊霳;


马鬃一滴浓云黑,失却榴花一树红。

「繁露」春秋说大雩,谁怜五日欲无襦!


杯中似有栾巴酒,洒作千家摄水符。

真觉星辰可换移,端阳宁复亢阳时!


「豳风」画出田家乐,续命何须臂上丝。

我游庐阜南山北,师住二林东院西。


试问远公求作佛,何如陶令醉如泥。


苦邀名山同莲社,笑送幽人过虎溪。

粲粲襄陵翁,大岳九世孙。


文章老益奇,于道见本原。


我生植艰虞,惨澹风霾昏。

千亩香林在莞中,君家正是密香丛。


罗浮四百铜垆器,一气双烟睡处通。

扫镜青衣亦自妍,相逢正及破瓜前。


人言白白泥中藕,却胜红红水上莲。

四皓旧楼林屋洞,今君清啸莫釐峰。


楼前七十二峰月,不及仙人冰雪容。

圣主方思治,边臣未奉行。


凭君达此意,无得负苍生。

一阁手自建,一庵居在东。


既然头欲白,不用剃令空。


门掩春山绿,檐依晓日红。

平生子李子,昔会在长干。
世态与时变,旧盟终不寒。


试问何能尔?恒性若存存。

万木雕零独有松,雪霜风里几春冬。


须知受变方成物,直上云霄舞翠龙。

会得潜心妙,从他二鼠侵。
有人信得及,无个力难任。
慈誓弘如海,机锋利似金。
丹道立基处,休教外境侵。
一心才静定,二物互相任。
离火烧铅汞,雷车运水金。
虎溪久驻灵踪,禅外诗魔尚浓。
卷宿吟销永日,移床坐对千峰。
苍苔冷锁幽径,微风闲坐古松。
东湖老人朱季曹,爱客不减扶风豪。
堂中贤士常满座,千金一诺轻秋毫。
买园千亩东湖上,结屋却傍湖之㘭。
玉锁凌空不可攀,卧听车马日三竿。
以湖拜命官名散,把酒封君国号欢。
父祖诗家三世将,弟兄文阵两秦难。
茫茫飘素发,曲曲到寒扉。
乱石蘼芜径,残春薜荔衣。
一尊青鸟去,双袖白云归。
葫芦窗畔挂,是物在其间。
雪色老人鬓,桃花童子颜。
祭星秋卜日,采药晓登山。
邹生东光彦,奇思风云变。
平生磊落事笔砚,百家书史不辍卷。
河洛星数掌中转,吉凶信口如对面。
松竹回环十里阴,一声啼鸟觉山深。
道人睡足北窗下,一榻清风直万金。
白发白髭须,僧年八十馀。
已成重阁在,别置一庵居。
客喜逢煎茗,童寒免灌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