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寥落军城暮,重门返照间。


鼓鼙经雨暗,士马过秋闲。


惯守临边郡,曾营近海山。

雷在地中复,山下出泉蒙。
明斯二理,自然造化合玄同。
密密至虚守静,便见无中妙有,九窍一齐通。

鄙夫仕四方,所谋止其身。


达人偃一室,所急在斯人。


先生少耽学,晚岁力弥勤。

罗袖动香香不已,红蕖袅袅秋烟里。
轻云岭上乍摇风,嫩柳池边初拂水。
夏山高,山高入云杳莫攀,乃在东海之畔、金华之间。
攒峰抱壑飞瀑白,古木碍日垂萝斑。
张侯昔未遇,结茅连翠微。
柴门风雪印行踪,竹杖新辞雁宕峰。
中散独行如野鹤,老聃一见是神龙。
英雄蹭蹬谁青眼,道德希微又赤松。
上国遥携爱弟来,人传二陆总奇才。
承家文学岂易得,失意天门仍暂回。
马色飞云开万里,剑光冲岳照三台。
长桑饮上池,能见垣一方。
华陀得神授,为人涤肝肠。
岂不绝尘轨,终然称谲狂。
俊逸张平子,才名动地传。
文章侵大雅,腾踏正华年。
未射金屏雀,仍还雪夜船。
人生识字忧患始,底用区区更出奇。
我欲扫空闲笔墨,只凭老腕把锄犁。
世间草隶是云礽,汲冢深埋唤不应。
五百年间徐骑省,一千年后李阳冰。
朅来仰止德之隅,颇欲徜徉遂所摅。
倚杖未忘千里恨,飞鸿为作一行书。
喜君燕寝凝香暇,念我哀涂税驾初。
郎官出宰镇方隅,聊试牛刀意未摅。
不特持平争结友,要知博物有成书。
不惊雉羽桑阴静,一洗蛮烟霁景初。
护幄通明殿,仙阶贵可知。
尘凡聊混迹,功行欲康时。
明月丹崖路,秋风白玉墀。
昔仰苏仙迹,今瞻弄玉身。
岳灵朝捧剑,飙驭夜朝真。
笙鹤声常近,烟霞到处新。
叠巘参差翠绕门,雕梁贺燕自成群。
杀鸡日夕期嘉客,种竹寒暄对此君。
且向东皋输黍稷,便应北阙降玄纁。
仙人身著紫绮裘,昨者来自南陵州。
南陵之山高百尺,中有叠嶂之危楼。
烟光涌翠当碧落,石瀑飞嶂鸣清秋。
家住铜梁巴蜀间,风尘不倦老容颜。
海内胜游无定辙,满囊行纪汉河山。
山青水碧秋更好,建业东连阊门道。
百粤全功秉钺威,九疑秋色望中微。
娥皇斑竹心仍苦,虞帝苍梧世已非。
拔地丘陵新草莽,隔江风土旧京畿。
君不见莫耶之气光瞩天,精光冲向斗牛躔。
究其本根在何处,位置何必台衡边。
非金非玉浑非宝,只有铁骨相钩连。
走马蓟门远,酬恩壮士心。
逢僧修白业,赠客辄黄金。
酒脱貂裘得,才因幕府深。
长绳难系织乌奔,老大心情把酒论。
醉眼山河棋换局,寄身农圃叶归根。
黄金交态嗟空手,白雪诗篇见法门。
穷达乘除自有天,岂须腾上赋鸢肩。
千牛疾解多忧折,十驾徐行未必鞭。
再上公孙方见用,蚤成贾谊晚堪怜。
堂堂张侯好眉宇,照人冰玉无尘土。
忆初解后共杯盘,姓字未通心已许。
参商别后各天涯,屈指流年不胜数。
闭门十日雨,萧然抱孤琴。
之子从何来,踏雨叩我门。
对床话达晓,山窗耿青灯。
长安冠履集如云,风尘中识张使君。
牙校双鞚雕玉勒,马上揖鞭见颜色。
翩然顾我苑西庐,倾情倒意无所惜。

十月江南野色分,渔庄荻浦见沙痕。

若为剪取吴淞水,著我微茫笠泽云。

忽忆君家笠泽图,寒江密雪满菰蒲。
于今身在齐青里,日对秦封五大夫。
烟渚轻鸥外,晴峦画鹢前。
何须苦联句,触眼白云篇。
炊烟连断霭,隐隐见松亭。
亭中有静者,单读净名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