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逢原为县吏,地僻类仙居。
俸入堪供母,公馀每读书。
诗人赓棣萼,邻叟饷溪鱼。
南居古庙深,高树宿山禽。
明月上清汉,骚人动楚吟。
数篇正始韵,一片补亡心。
羽翼恣抟扶,山河使笔驱。
月疏吟夜桂,龙失咏春珠。
草细盘金勒,花繁倒玉壶。
君罢齐东幕,来寻塞上山。
春风新早帽,夜雨旧柴关。
心事琴樽外,生涯杖履间。
芙蓉出水更清鲜,十里香风两岸船。
未拟幕宾谁并驾,亦知流辈共推贤。
一方美锦还新制,万斛龙骧备远边。
割鸡试尽日纷纭,远借牛刀为处分。
久旱适逢三日雨,大田同庆万家春。
高凉何处悬青旆,北极中天望采云。
高凉幕使本才良,籍甚贤名表一方。
幸遇柏台悬藻鉴,得从花县挹清光。
锋芒日露无盘错,号令风行有纪纲。
天涯一片武陵霞,满眼春光处处花。
莫道繁华浑似梦,周南正好咏宜家。
天台仙子佩珊珊,浅碧深红对面看。
石洞无踪春梦远,东风晓起不胜寒。
十载西台誉转隆,欣逢新命简宸衷。
按章尽展匡时略,抗疏曾高直谏风。
解绶名惟元礼重,拥车政自李邕同。
龙马精神海鹤姿,归来能倒故人卮。
饱谙世局休休好,乞得闲身事事宜。
静爱阶兰抽嫩蕊,暇看篱竹茁孙枝。
新辞节钺谢櫜鞬,今日真成返故园。
攀卧此时滇父老,勋名千古楚王孙。
两朝赐履曾三仕,四世斑衣见一门。
穆皇初载通朝籍,五十年来亦倦游。
从此鹓鸾辞殿陛,且教猿鹤领春秋。
宦成天地余双鬓,卜就菟裘老一丘。
简书重沐两朝恩,此日雄名八座尊。
拥传初归称大老,捧觞频祝到曾孙。
那堪白发随黄口,还有青山对绿樽。
坡公迁岭外,此杖独随行。
坚过仙人杞,文如紧玉英。
灵山分得种,净手自雕成。
黄云横天海气裂,芭蕉叶堕芙蓉折。
平林血染猩猩色,一夜西风飞红雪。
更残烛尽漏声咽,霜气扑镫焰转碧。
束发承恩领边务,长剑划破阴山雾。
从行李氏四十人,兄弟今存雄与库。
曳杖相逢村树边,把手殷勤问新故。
向歆嗣经学,彪固续《汉史》。
世业重兰台,千秋谁继美。
先生令子贤,载笔石渠里。
鲁国遗经火,口传赖伏生。
九十秦博士,典谟亦已明。
文献岿灵光,斗杓示景行。
蚤年登朝著,端笏拜彤闱。
抗疏表孤忠,旭日丽黄扉。
维时甘陵部,南北势相违。
当年台榭总邱墟,今古茫茫一慨予。
吴楚山河残照外,英贤姓字断碑余。
故乡戎马无消息,大壑云龙待展舒。
文坛纵笔子能豪,又拥貔貅护节旄。
倚马万言看滚滚,征鞍千里叹劳劳。
谋探虎穴心偏壮,身托龙门价便高。
蛟龙吐云气,雾豹出文采。
许颍有佳士,翰林风流在。
吾道固多艰,明时屡危殆。
诛茅迟竹君,拂匣见桐孙。
囊箧深倾倒,钟彝细讨论。
只今仙李后,好事阿髯存。
浮云富贵适堪怜,烈士襟期定不然。
拭目去为三岛客,此心莫负九重天。
虽云小草容同味,敢与昌阳较引年。
鹤禁清芬。
薇雨玉除新。
仙掌露,砚池分。
上有尧兮下有田,眠松阳兮漱颍流。
其貌古,其心幽,浩歌一曲兮林壑秋。
道险可惊兮人莫用,乐天知命兮守岩洞。
英英山上云,决决涧中水。
云水无定踪,浮生安足恃。
所以古达徒,束发弃妻子。
五岳分崩四海倾,便宜一别尽今生。
艰难契阔重相见,四十馀年老弟兄。
潇潇霜霰点行装,驴瘦童寒路更长。
十载江湖双白鬓,半生山水一青囊。
摩挲古剑心犹壮,邂逅清尊兴自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