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余昔游太原,赖君佐提刑。


有酒不孤赏,所吐皆兰馨。


北风吹晋祠,冰作涕泪零。

谈郎写梅今绝伦,貌得罗浮月下神。


玉笛江城吹不落,一枝留伴谪仙人。

十道兵符事更新,少陵歌罢点行频。


那知使者车前泪,转作君王笔底春。


五岭可应任尉戍,三苗今是舜阶人。

一别都门十载馀,相逢应笑尚迂愚。


绨袍恋恋故人意,风雨潇潇君子儒。


顾我忧危宜白发,如公暇豫亦清癯。

莞江春色满官衙,三载笙歌拥绛纱。


词客多情怜玉树,将军清啸和金笳。


归心忽动秦淮水,去路遥攀大庾花。

廿四山开彩翠分,城边惊起鹧鸪群。


白云不散惟厅事,明月相逢是使君。


汉代循良今复见,新州烟瘴昔曾闻。

一代垂鸿业,西清自可留。


岂伊敦雅颂,更欲托春秋。


冶父苍烟滴,巢湖皓月流。

平生慕农圃,之子在丘园。


为母艺花竹,岁寒无与言。


人烟不出谷,古木自成村。

束带临风气调新,孔门才业独谁伦。


杉松韵冷雪溪暗,鸾鹤势高天路春。


美玉韫来休问价,芳枝攀去正无尘。

白马嘶风何处还,鞭梢拂地看南山。


珠帘卷尽不回首,春色欲阑休闭关。


花外鸟归残雨暮,竹边人语夕阳闲。

妙尽戎机佐上台,少年清苦自霜台。


马嘶深竹闲宜贵,花拂朱衣美称才。


早入半缘分务重,晚吟多是看山回。

此观十年游,此房千里宿。

还来旧窗下,更取君书读。

青春事汉主,白首入秦城。


遍识才人字,多知旧曲名。


风流随故事,语笑合新声。

路入桑干塞雁飞,枣郎年少有光辉。


春风走马三千里,不废看花君绣衣。

知因公望掩能文,誓激明诚在致君。


曾罢双旌瞻白日,犹将一剑许黄云。


摇窗竹色留僧语,入院松声共鹤闻。

芳田岐路斜,脉脉惜年华。


云路青丝骑,香含翠幰车。


歌声仍隔水,醉色未侵花。

老树孤根占一坡,雪霜奈此白头何。


自怜南北枝先后,更看人间冷暖多。

日月跳丸,虎头健儿,鸡皮老翁。
笑求仙问药,都无凭据,灵椿朝菌,一样成空。
羊角扶摇,枋榆栖止,总在茫茫噫气中。

危栏压溪溪澹碧,翠袅红飘莺寂寂。


此日长亭怆别离,座中忽遇吹芦客。


双攘轻袖当高轩,含商吐羽凌非烟。

东风吹我衣,白日何杲杲。


整驾出郭门,修涂浩横潦。


登山采幽兰,日暮不盈抱。

西方有佳士,于世寡所谐。


横风整修翰,倏忽超九逵。


天门限重关,屡扣阍者辞。

烈女守闺室,忧日怀寸阴。


横琴写妙曲,繁商激阳林。


悠悠行路子,谁为识其音。

吾宗偏好武,汉代将家流。


走马辞中禁,屯军向渭州。


天心待破虏,阵面许封侯。

吾生天地间,形役何时休?


六凿不自闲,七情举相仇。


岁星如惊飙,鬓毛忽已秋。


世路廓悠悠,渠能远行游。

客行清溪上,爱此溪中水。
时有溪上人,心期亦如此。


溪水东流清复深,扁舟几宿到云林。

湍激日蹙蹙,风棱势漫漫。


奈何舟上人,试死才一间。


苟不以利涉,安坐思诚艰。

坦坦谁之田,施施缴且弋。


乌来玩其机,鹊至喜其食。


长鸿飞冥冥,志与万里极。

凤虽谓灵畜,无竹或死饥。


竹今无方无,凤云非其时。


使之群鸱鸢,饥饱为止飞。

涉川固有道,造舟不如梁。


曾闻水覆舟,不闻死乘杠。


奈何揭厉子,先先勇褰裳。

韩干画马名独垂,冰纨数幅横素丝。


诸公赋诗邀我和,我如钝椎逢利锥。


区中才容三万里,正可騕袅一日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