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汉家清议重南宫,卧雪能怜袁邵公。


总为太常高第久,玺书连旦拜司空。

张君年少予,冠岁聚公车。


留落成强仕,声名就子虚。


穰橙千户富,潭菊万家居。

北游情未敛,初吉复南骛。


积疴畏登涉,怛焉惮修路。


控衔力不任,执绥性有慕。

南行登岭首,与俗洗烦埃。


磬罢孤舟发,禅移积瘴开。


中餐湘鸟下,朝讲海人来。

都门无计可留公,况是秋来有便风。


尚忆陆机游洛下,莫疑张翰向江东。


词林前辈晨星少,乡社无人海月空。

玉堂学士赋南征,跃马鸣驺出上京。


奉诏明光新佩印,校书天禄早知名。


石头城下春流满,白鹭洲边芳草生。

浦口柴扉几日开,江门烟艇暮秋回。


交情亦似长江水,南北年年送往来。

孝子已为人所称,世间留者乃何情。


故乡莫作多时别,阿母坟头草又生。

种田不遇岁,策名不遭时。


胡尘晦落日,西望泣路岐。


猛虎啸北风,麇麚皆载驰。

鸣笳叠鼓送行舟,数幅蒲帆挂早秋。


苜蓿久淹官舍冷,莺花今向曲江游。


一枝夺锦摇雄笔,三策筹边具壮猷。

云寺迢遥来送客,松关缭绕不逢僧。


堪怜把袂临秋草,转愧斋心对佛灯。


旅况乡愁依去棹,月华风影乱寒藤。

草深洲渚郁蒸天,南客移舟晓涨前。


庭下学诗怀往日,台中持简及芳年。


家支月俸供调膳,手采乡风进奏笺。

兀兀车摇。
谈谐锋起,鬓雪潜消。
酝酿韶光,莺犹噤舌,柳未舒条。

才自北泉来,又向南泉去。
北圣南贤两中之,垢净心忘虑。


欹枕看江流,随意行花坞。

手绾铜章白玉堂,天南星斗避文光。


清华官府真仙界,佳丽江山旧帝乡。


掷地赋声添纸价,传心书法长秋阳。

词人南国古来多,乂渡秋江渺渺波。


两地客怀俱复尔,十年心契奈愁何。


鸟啼画省常封印,帘卷钟山且对歌。

南国容台我旧游,淡花疏竹映高秋。


送君秋日容台去,无限乡心逐水流。

冲云重作草堂游,庭树青黄湿未收。


子美有灵终恋蜀,孔明无计为安刘。


何须往事千年恨,自爱长江万里流。

诰书飞下九重天,同日承恩拜御前。


礼乐远稽周六典,声华肯让汉诸贤。


锦袍润浥宫花露,骢马骄嘶御柳烟。

早春并命拜南宫,日日承宣在掖东。


奏对总称人似玉,追趋偏感鬓如翁。


考文虎观瑶编合,赐馔龙庭绮席同。

横浦西江上,君行驾短艭。


客程花拂帽,官舍鸟窥窗。


远别轻千里,高名重一邦。

万里天风吹铁冠,三吴秋水正漫漫。


匣中星动剑光白,帆外霜飞江色寒。


鸿雁早传瓜步信,芙蓉还傍石城看。

龙飞淮西四海一,中丞秉钺才无匹。


洛下文名更武功,白昼霜威动萧瑟。


不闻村落啸群鸱,始信客行日自吉。

阳城复南去,岁晚上吴船。


寒尽秣陵雪,春浮扬子天。


一官心自远,六代赋同传。

相忆江湖远,相逢京国初。


羽觞春欲动,宫漏夜何如。


客久惭怀刺,年衰可著书。

江风吹棹送人寒,一剑横秋只自看。


应过淮阴吊韩信,月明曾照汉家坛。

河梁曾诵送行篇,蜗角牛毛十五年。


毕竟中间皆梦尔,只今相对各苍然。


萧萧暂隔连床雨,荡荡初行万斛船。

俊兄才学众人知,富贵功名自有时。


海运今看鹏怒击,韶成始是凤来仪。


状头谩诧文阶峻,榜眼常多紫绶垂。

再岁大江滨,了无功可程。


行行看绝塞,录录更专城。


不作安巢鸟,应惭出谷莺。

太史新悬学士鱼,鳌宫南入是仙壶。


闲牵锦缆白门去,绝胜金珂紫阁趋。


季子物情周列国,左思词赋盛三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