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诗易得君休叹,君节难攀我自知。


问会但嗟归有日,奏功方看独先时。


箫笳部曲催骄马,绵绣山川入彩旗。

铮铮凌廷尉,殉节何其壮。


赤血已化碧,白骨无山葬。


年年樵牧儿,来往敲柩唱。

州西柳家寺,禅舍隐人间。


证性轻观水,栖心不买山。


履声知客贵,云影悟身闲。

五年一日暂失忧,听说东西两天目。


雨中独行世境异,有目所见惟松竹。


千盘万转出云外,晚投佛寺仍山足。

明姿靓服严妆乍,垂手亭亭俨图画。


女伴当窗唤不应,还疑背面秋千下。


娇痴小妹忽惊啼,懊恼春宵睡似泥。

当年猾夏岂难禁,他日咸宾尽好音。


两汉东西来魏晋,五胡南北变辽金。


兴衰王气殊分合,治乱天行共古今。

千古文心落寸毫,万年青汗苦相熬。


石渠金匮何嗟及,竹简韦编岂惮劳。


开笈如依贤圣阃,比肩惟有孝忠曹。

颇疑彤管似新铏,漫许精神入汗青。


班马魂强能护史,左羊笔健自传经。


风尘扫后惟霜雪,云雾开时又日星。

文章亦自有驱除,今古茫茫共一墟。


窈绪终藏天地腹,冥思始执圣贤袪。


风云事理来通变,龙马威仪任疾徐。

信书书已不胜诬,及史史之阙则无。


燃笔为犀神鬼照,鞭心作驭帝王俱。


且看兴废如环转,岂令纲维绝援扶。

稽古劳劳集众闻,书今犹自有同文。


典坟丘索归秦火,汉晋隋唐及宋君。


冰鉴时悬千载并,元龟频灼万殊分。

秦楼凤去,闲过了、踏青佳节。
云髻罢妆梳,新愁难解,妙香空爇。
但夜来、剪取残缣,玉梅传恨,数枝花叶。

张旃西去出榆关,蜀锦吴罗市马还。


家有令公新纳节,白头应问贺兰山。

长秋正位卜婚年,妫汭涂山内教先。


夹陛看君嘉礼使,至尊亲遣御楼前。

园里芭蕉曙色晴,北扉给札奏书成。


先朝实录来焚稿,曾傍词臣雁字行。

九译来宾尽入朝,欢传宴犒下云霄。


大官颁给蒲萄酒,赞谒夷玉半赐貂。

天寿山前原庙开,千盘王气郁崔嵬。


皇家岁遣朝陵使,记得松阴策马回。

阙下千官貂玉间,羡君簪笏侍仙班。


五云深护蓬莱殿,宫扇开时识圣颜。

有客来东海,衣冠旅望同。


凄凉家难后,漂泊路岐中。


桂玉知难继,兰金强未通。

上人手持隐静书,示我刊成送行句。
飘忽如云不可留,又归隐静山中去。
自谓为僧亦有缘,获事老师非易遇。
雨歇云未开,出门泥淖满。
贪幽意兴浓,遑恤途路窘。
欹侧屐屡胶,猿臂时相引。
阴云万顷大荒屯,失路无从可问津。
月黑豺狼饥猎兽,山深魑魅夜呼人。
朝暾隐显寻烟火,古道微茫历莽榛。
暮云收尽,柳梢华月转银盘。
东风轻扇春寒。
玉辇通宵游幸,彩仗驾双鸾。
凤城春好,玉箫金管恣游盘。
梅妆犹怯轻寒。
一曲清平妙舞,掌上看回鸾。
正气今寥落,斯人喜在前。
诗书偿夙志,科第占青年。
家世陈文范,才情李谪仙。
绡山闺媛,有如此、锦心绣口。
造物忌才成惯例,怎得雀屏嘉偶。
任凭伊、饷黍浣衣,遂令人比梅花瘦。
拍天烟水,问何人十筑,遍栽杨柳。
险绝独山门两扇,拦住太湖东走。
环石为城,诛茅作屋,结构原非偶。
彩霞飞尽剩孤云,鲁殿灵光只有君。
苜蓿斋厨怀旧友,莼鲈风味怨离群。
一春阴雨连天暗,三月寒衣待日曛。
月明楼下听吹箫,金粉扬州廿四桥。
愧我龙钟懒腰脚,输君鹤背尽逍遥。
难除结习烟霜癖,剩有光阴茗碗消。
一江遥隔水盈盈,佳句开缄四座惊。
芳草难萦孤客梦,落花留恨故人情。
聊将红豆传衷曲,寄到珍珠照眼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