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葡萄绿酿春江潮,烟波浩渺山周遭。
峰峦无数列篷底,卧看船与山争高。
长河太华在何许,足所未蹈心空劳。
定有清明日,晨昏恨久违。
母应思子切,天似厌人归。
风雨随征盖,泥涂涴客衣。
清晨登篮舆,逶迤遵山麓。
飞流界道鸣,弱蔓垂桥绿。
暧暧开初日,迟迟展遐瞩。
小酌都亭酒。
看花边、红旌细转,画能如否。
一片绿烟围四面,扑去缁尘三斗。
我闻七闽之险绝人寰,今见闽西之山长且弯。
如树有干干有枝,枝枝叶叶交回环。
一山生出山无数,大抵无一直走皆横拦。
松明照路催宵征,野烟杳霭云晦暝。
须臾雨过现霁色,烟云欲尽山更青。
已闻栖乌散远树,更看浴鹭投前汀。
渔湿清溪路,鸡鸣老树村。
遥山青到眼,细草绿消魂。
野旷迷前渡,云低忆故园。
水国无薪木,厨寒妇子饥。
可怜大堤上,偷拾败芦归。
湖庄多放鸭,拍拍烟波里。
薄暮一竿招,归来抱凫子。
人家堤下住,堤上客骎骎。
树拔知风力,蒲荒为水深。
堕红林枣熟,泼黛屋苔青。
弧矢当年志,舟车敢惮劳。
高堂辞白发,行箧检青袍。
我感饥驱出,人夸游兴豪。
朝烟作雾寒蒙蒙,肩舆似水浮艨艟。
风回雾敛忽见路,危桥袅柱三枝筇。
空山闻雷却见日,雨脚已过西南峰。
得闲复佳招,翛然发幽兴。
软尘背郭门,轻策向山径。
落絮尚蒙蒙,感兹春景剩。
俗眼朝朝混城市,百年几见好山水。
绵田忌坂道非遥,肯使名山遗乡里。
一朝发兴事幽探,挈伴携筇来迤逦。
窄径出丛碧,迤逦渐旷原。
山田高复下,方罫依云根。
暖翠结庵屋,清流抱柴门。
难禁雪发变千茎,屈指无言数去程。
旧日江山都入梦,新来风雨独关情。
渔村疏柳真州路,古寺残钟白下城。
少年尚意气,到处学游仙。
见险不知止,日暮犹加鞭。
破浪江湖里,独泛木兰船。
孤踪寂寞与时违,匹马荒郊趁落晖。
有影自随还对语,无家可老尚思归。
花当寒谷先秋落,雁叫空江带雪飞。
曲折穿山翠,多从梦里经。
新荷明宿露,疏柳带残星。
野寺钟初散,渔家户尚扃。
两载川衡转运功,今朝又挂布帆东。
鹥凫野岸弥弥水,禾黍秋原淅淅风。
高鸟独归残照外,晚山半入乱云中。
流水出山远近,落花辞树东西。
人从孤艇垂钓,鸟向斜枝乱啼。
昨宿空泠岸,滩声枕上听。
今看樟木寺,岳色眼前青。
云物犹潇洒,天人一杳冥。
篙溜沙初落,亭荒雾未收。
片峰捎雨过,孤艇坐滩流。
馀浪汹岩壁,遥墟散马牛。
满天烟雨近中秋,恰向稻江作快游。
驿路风光重领略,愧无佳句锦囊收。
曲罢钧天梦亦清,征车衔尾又南行。
频经聚散心如醉,小历荣枯气渐平。
荒冢白杨狐拜月,乱山黄叶雁巡更。
松檞蔚青葱,山花弥岭红。
梯田绿万顷,灌溉一渠通。
灵石浮水上,扣之出金声。
虫篆谁能识,苍茫吊古情。
野舟不系缆,疏柳覆清津。
穴处人家惯,宛然葛天民。
古镇义棠过,故关冷泉摩。
两山争壁立,湍悍夹汾河。
急湍{齿契}颓岸,峭壁冱寒云。
径仄予怀坦,王尊志不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