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脉茅山至,苍苍烟雾浓。


神宫开六代,王气出中峰。


万古君臣始,九天楼殿重。

苍苍辇路但斜晖,月出衣冠事已非。


六代松楸辞玉殿,中峰阴雨见龙旗。


蛮奴小队呼鹰过,汉女春魂化燕归。

大战彭湖斩敌旗,红船难逐白船飞。


石钟山上留天步,终古风涛听指挥。

楼台虽少景何深,满地青苔胜布金。


松影晚留僧共坐,水声闲与客同寻。


清凉会拟归莲社,沈湎终须弃竹林。

嵯峨倚空碧,环山皆拱伏。


遥岑如剑戟,迩洞非茅屋。


青松秀紫崖,白石生玄谷。

踞蹯千古肇豪英,王气葱葱五色精。


岩虎镇山风偃草,潭龙嘘气水明星。


天开万载兴王处,地辟千秋永朕京。

暑往钟山阿,岩幽清兴多。


薰风自南发,森松鸣弦歌。


玄猿啸白日,丹凤巢桐柯。

游山智盘旋,俯谷仰奇巅。


松声细入耳,云生水石边。


敲竹猿长啸,临弆视鹿眠。

钟山阳谷梵王家,帝释台前优钵花。

游戏但闻师子吼,比丘身衣锦袈裟。

曰予受尘缚,未得留盖缠。


三有同永夜,六道等长眠。


才性乏方便,智力非善权。

嵩岳基旧宇,盘岭跨南京。


睿心重禅室,游驾陟层城。


金略徐既动,龙骖跃且鸣。

林影溪光静自如,萧疏短鬓独骑驴。


可能胸次都无事,拟向山中更著书。

东人结庐云水间,有时飞梦游天关。


西人白马长安道,身寄玉堂心在山。


草堂只在钟山口,石门南头岱溪右。

当年睥睨此山阿,欲著红楼贮绮罗。


今日重来无一事,却骑羸马下坡陀。

五岳峥嵘卫紫微,万方臣妾仰光辉。


勾陈上直天皇座,少海中严帝子闱。


峰顶日华迎凤下,洞中云满待龙归。

钟山千仞楚天西,玉柱曾经御笔题。


云护金陵龙虎壮,月明珠树凤凰栖。


气吞江海三山小,势压乾坤五岳低。

睛如猫,须如茅,乌靴白简鸭色袍。
元是钟山老馗唐进士,感君之赐何以酬君劳。


虽生不得禄,誓死为鬼豪。

云片飞扶万嶂东,晴痕驰道破鸿蒙。


横斜麦陇吹烟碧,高下花枝脱雨红。


支遁买山同夙愿,橐驼种树有新功。

馀雪冠岩峦,高高水上看。


笳音切云起,人语落溪残。


钓稳鱼痕长,晴完雁背宽。

登高得胜游,暂喜尘鞅脱。


林深鸟声微,石兀马足滑。


一笑立高寒,双明渺遐阔。

可怜春岸飞鸥鸟,又见春山长薜萝。


峰势插江溪路小,峡门横石水声多。


平沙觅句看云立,极浦回舟载酒过。

匹马宜春路,萧条背馆心。


涧花寒夕雨,潭水黑朝林。


野市鱼盐隘,江村竹苇深。

系舟仙宅下,清磬落春风。


雨数芝田长,云开石路重。


古房清磴接,深殿紫烟浓。

钟山正对石头城,进士元非隐士名。

好看龙蟠并虎踞,争教鹤怨与猿惊。

三春游兴云同远,千里归心月共明。

宿投林下寺,中夜觉神清。


磬罢僧初定,山空月又生。


笼灯吐冷艳,岩树起寒声。

鹿饮红泉细,猿啼翠壁重。


仙云凝舜冢,王气拂秦松。


地接金椎道,山藏玉检封。

尘土不满眼,飞鸿入无倪。
摇情望钟山,岩壑移东西。


荆榛蔽青霭,上下纷冥迷。

钟山毓灵秀,宝坊炫丹雘。


王气接闉阇,冷飙洒岩壑。


泉球石罅锵,松籁空中落。

天时少佳日,人事多婴怀。


选胜难两遇,卜征非一乖。


平生梦钟阜,一月榜秦淮。

邂逅薰风醉酒壶,秋声俄已到菰蒲。


扁舟西笑游钟阜,捃载东还入镜湖。


尚友更思狂客不,爱闲时过放翁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