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家歙山下,不满五顷田。


捐弃已过半,岂不为子钱。


兵甲跨江海,喧豗逾十年。

母难兹辰泪满衣,九龄失恃怆慈威。


劬劳总赖诗书报,仁孝休令奉养违。

翁山山上八泉流,第一甘泉居上头。


汝字甘泉冠诸弟,要从文简溯尼丘。

志学已多三岁矣,成童又过二年来。


文章莫与而翁似,一代聪明要自开。

二月三朝春未中,文昌生日汝相同。


年今二九非初学,及早成章慰乃翁。

殊方流落频生子。
舐犊真堪喜。
寻医觅乳费商量。

吾爱吾儿责望儿,终身实处看平时。


夫妻琴瑟方为顺,伯仲埙篪便是诗。


要向鲁邹中进步,先从曾闵上求知。

向来枯卉亦生芝,种学才深可瑞时。


语海方知蜗井浅,培风当使翼云垂。


可能任运如彭泽,也要名家似蜀眉。

君子之容舒,吉人之辞寡。


有常则可矣,欲自得之也。

惟友于兄弟,惟顺于父母。


无忝尔所生,造端乎夫妇。

有便勤相问,何时得近依。


诗搜肠藿瘦,字为眼花肥。


云远心犹远,春归人未归。

薄俗方沈溺,亲情自酌斟。


雨声书屋冷,春意酒杯深。


危世不多话,醉中时一吟。

玄云拖榆塞,白露涂枫林。


靡靡秋未夕,边马已南侵。


子方从军去,川陆迥且深。

援以书戒子,子竟不若翁。


陶以诗责儿,儿只如顽童。


房公岂不智,集此书屏风。

仕历四千石,官联六尚书。


耕无田二顷,居无宅一区。


余岂不念子,皇皇事田庐。

悲莫悲生离,老至悲转切。


阿爹领宾送,诸母持酒别。


大妇前致辞,忽忽颜不悦。

皤皤六十翁,碌碌三男子。


阿柴冠尚痴,阿㭲晬欲死。


盘也年未彊,早为贫出仕。

乡邻自昔有贤愚,小忿闲言悉弃除。
惟有自修堪御侮,亲贤戒暴远谗夫。
木有根株水有源,祖先祠墓合亲尊。
岂徒追报崇彝典,亦要流传教子孙。
门户晨昏慎启关,家庭内外切防闲。
深更出饮清朝卧,此是人家百弊端。
家人小过莫轻笞,渠在渠家亦是儿。
赏罚有条知痛痒,自然亲附不暌离。
佳儿如玉眼如珠,临别牵衣泪满裾。
爱惜护持勤教诲,书香一脉正关渠。
高楼朝日启帘栊,两叔相望百步中。
我不在家渠即父,莫令疏远坠门风。
高堂双鬓已如丝,此日何堪更远离。
宽我百忧惟汝在,莫令思我在家时。
飞盖桥边月漾沙,顺流东去即侬家。
若为得共舟人语,转过船头向早霞。
黄阁归来老是翁,每逢圣寿喜呼嵩。
政当引子朝天日,报有生孙春夜中。
似殿庚辰完岁德,特为辛已鬯元功。
两山南北峙,四水贯此州。
登临岂不嘉,出门自寡俦。
客乡几重九,岁月如奔流。
好恶岂不察,凿垣植蒿蓬。
而此庭前菊,锄灌少人工。
此物抱至洁,有似楚两龚。
翁媪老白发,萧然老江干。
大儿荆溪游,折腰岂为官。
诸儿走异县,亦各营一餐。
人生徒自苦,与世为卷娄。
何如有美酒,自献还自酬。
贫虽不若富,用寡庶易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