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凭高望尽寂寥天,与我闲情共渺然。


平展暮云三百里,积停春水二千年。


沙洲横渡荆江雨,石塔遥分岳麓烟。

八月书空雁字联,岳阳楼上俯晴川。


水声轩帝钧天乐,山色玉皇香案烟。


大舶驾风来岛外,孤云衔日落吟边。

雁过巴陵晚,凭轩感兴长。


天低入云梦,地迥接衡湘。


青草迷空阔,苍梧隔杳茫。

谁能手铺湘水平,刬却君山看洞庭。


昔人已骑黄鹤去,楼前乱芷春兰青。


岂知绣衣后千载,远违凤阙来江城。

洞庭木叶风飕飕,雪浪万顷飞白鸥。


气浸中天日月湿,影摇大地山河浮。


数声裂玉洞宾魄,一点残黛湘娥愁。

西风吹我登斯楼,剑光影动乾坤浮。


青山对客有馀瘦,游子思君无限愁。


昨夜渔歌动湖末,一分天地十分秋。

天远岳阳楼影孤,下窥梦泽渺平芜。


城南老树依然在,试问仙童重到无。

楼高高,插天表,玉树一声天下晓。
宫中天子乐事新,一日可敌千万春。
齐军三来周再至,不恃人心恃形势。
二十年前典此州,经行中又几春秋。
青山面目元无恙,白发形骸只自羞。
客子登临知有酒,古心忧爱在斯楼。
双扉昼锁夜传呼,讯鞫劳心迹也拘。
只有清虚慰怀抱,开轩即是洞庭湖。
洞庭湖上岳阳楼,旧走声名遍九州。
今日偶来犹吏事,幸当风月近中秋。
岳阳楼句旧空传,今日登临一慨然。
不是洪钧有偏党,岂容胜概独完全。
山川形势三千里,基构声华五百年。
久客知吴语,高楼自楚歌。
青山浮木面,白鸟没烟萝。
仙去苍梧远,云生天岳多。
吴楚江山阔,巴陵水国遥。
江流分九派,山势控三苗。
卉服通州里,蛮方翊圣朝。
楼外晴湖接紫冥,偶来登眺眼偏明。
包含南服乾坤量,吐纳东流造化情。
五岭只须常俯视,三苗何必费徂征。
黄鹤齐云总是楼,独登此处重回头。
三湘溽暑坐来尽,五岭浮烟望处收。
范老忧怀图报称,坡公愁思叹淹留。
荒村三月不肉味,并与瓜茄倚阁休。
造物于人相补报,问天赊得一山秋。
不作苍茫去,真成浪荡游。
三年夜郎客,一柁洞庭秋。
得句鹭飞处,看山天尽头。
扁舟小系画栏西,万里清光一拄颐。
湖面欲包天外去,峤鬟疑割海中来。
高空自泻轩皇乐,元气长涵老杜诗。
驰传自青天,凭高忆往年。
阑干映水迥,埤堄与云连。
江合沅湘大,山侵楚蜀偏。
三秋倚练飞金盏,洞庭波定平如刬。
天高云卷绿罗低,一点君山碍人眼。
漫漫万顷铺琉璃,烟波阔远无鸟飞。
飞阁游仙事本奇,汉滨千载动群疑。
徒传费老遗踪处,不见刘林堕羽时。
芳草仍娇洲上碧,梅花谁放笛中枝。
巴陵县前春水生,古墙苔色鹧鸪声。
主人锦盖团空翠,携我岳阳楼上行。
楼上古像巾衣净,纯阳真人眠未醒。
凉风八月秋,独倚岳阳楼。
水自蚕丛国,山含鹦鹉洲。
过雁防湖阔,哀猿动客愁。
江上巍城城上楼,洞庭淼淼接天浮。
势吞吴楚千山碧,汇引巴湘万派流。
阁道每悬辰斗望,江湖谁抱庙堂忧。
纤阿步上遥空,照一色湖天,素轮端正。
露横宵霁,云沉夜气,碧波千顷。
乘槎休恨远,定别有、琼宫仙路径。
淼淼长江百尺楼,楼头宿雨坐来收。
天连衡岳烟光淡,日抱潇湘水气浮。
风月岂消今古恨,江湖空代庙廊忧。
窈窕入清溪,侧径何纡曲。
鱼梁截奔流,雪濑漱寒玉。
空翠湿人衣,雾雨满新竹。
淡云微雨朝鲜使,去鸟归渔交趾才。
我是中朝旧供奉,江湖白发首重回。
萧萧木落系兰舟,遥指君山似髻浮。
孤雁一声天在水,斜阳千里客登楼。
鱼龙浪静沧江晚,橘柚霜寒白屋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