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我本罗浮客,能谙铁笛音。
鱼龙蟠巨壑,鸾凤在高岑。
冷落三湘夜,迢遥五岭心。
烟敛木微脱,声知天地秋。
月华当水净,霜气逐云流。
楚泽元多怨,骚人最善愁。
呜咽巴陵月,秋心到女萝。
响飞云梦渚,吹起洞庭波。
哀怨生兰杜,幽香冷芰荷。
岳阳城下系扁舟,与客同登百尺楼。
寻遍诗牌追旧句,恍惊岁律叹重游。
波涵君艑两山翠,天落巴荆一镜秋。
洞庭雄压岳阳楼,万里风烟万里秋。
左右江湖同浩荡,东西日月递沉浮。
青蛇鸣袖神仙过,古瑟弹湘帝子游。
湘灵瑟鼓潇潇夜,龙女笙吹淡淡秋。
楚曲吴歌互相答,岭猿巴鸟不胜愁。
荡桨溯流光,登楼望八荒。
江山出图画,天地入舟航。
夜静星文动,秋高月色凉。
九水汇荆楚,一楼名古今。
地连衡岳胜,山压洞庭深。
宿雁落前浦,晓猿啼远林。
楼上元龙气不除,湖中范蠡意何如?
西风万里一黄鹄,秋水半江双白鱼。
鼓瑟至今悲二女,沈沙何处吊三闾。
朗吟仙子无人识,骑鹤吹箫下碧虚。
岳阳西望荆州,倚楼曾为思刘表。
国亡家破,当时豪俊,鱼沉雁渺。
王霸纷更,乾坤摇荡,废兴难晓。
水阔楼高势绝伦,凭栏遥睇接朱垠。
翰林物色诗无敌,工部庄严笔有神。
一览能清泉石虑,千年不濯利名尘。
湖边景物属秋天,楼上风光似去年。
仙侣缑生留福地,湘娥帝子寄哀弦。
云门自统轩台外,木叶偏飞楚客前。
春城携伴共跻攀,极目风烟惨淡间。
桂岭北来还有瘴,洞庭南上却无山。
江通巴子三千里,云锁湘娥十二鬟。
久客思归日,江湖得暂留。
君山一叶下,知是洞庭秋。
日月双吟鬓,风波一钓舟。
层楼面面水云孤,南纪风烟列画图。
铁锁金绳淹岁月,朱扉碧瓦映江湖。
词人彩笔分忧乐,羽客灵踪漫有无。
澒洞湖光楚水西,开轩四望与云齐。
龙宫焯烁珠初吐,橘井苍凉路已迷。
云暗九疑春梦远,波连七泽暮烟低。
巴陵城上岳阳楼,楼外长江日夜流。
残雨数峰衡岳晓,暮云孤树洞庭秋。
仙人夜奏沙边笛,估客春移树杪舟。
城头百尺神仙楼,湖上一点君山邱。
逃虚客来览此胜,吹笛人去今何秋。
三湘苍蔚杜若老,九马踯躅鱼龙愁。
乾坤从古重斯楼,占尽湖湘景物幽。
北望几行吴树渺,南来一片楚天浮。
湘君庙古风烟冷,屈子坟荒草木愁。
危楼突兀倚巴东,山色湖光指顾中。
千古笑谈无俗客,一时英迈有诸公。
弦歌响振飞云白,杯酒倾残落日红。
倚天楼阁岳之城,胜概无边眼底生。
都宪有诗为世重,大参赓调本非轻。
范公素抱忧民志,别驾非无用世情。
翚飞凤翥驾层空,入望湖山几处同。
千古逐臣怜我老,一时游客是谁雄。
铿锵独有中丞句,法律元从杜老中。
甘入烟波伍老渔,拂衣长啸别飞舻。
举头明月黄泥坂,落手扁舟青草湖。
流涕凭轩仍似杜,得鱼携酒不如苏。
独上高楼思渺然,中原形胜夕阳边。
九河带雪声趋海,二室盘云势到天。
狂以成名为竖子,达能退步即神仙。
层楼极目俯秋晴,万顷苍茫落照横。
远势平吞巴子国,惊涛全拥岳州城。
江湖满地关忧乐,舟楫何人耻圣明。
岳阳城郭枕寒流,天下江山第一楼。
双鬓远携苍洱雪,三年老傍洞庭秋。
云烟每向忙中度,筋力都于懒处休。
我昨浏阳作学官,饮酒酣睡俱所安。
惟恨醒时欲走无处向,旋转屋内墙壁不得宽。
又恨当杯虽醉乃未快,眼中伴对人实难。
洞庭不生月,径可无此楼。
月出渺渺波,我在楼上头。
湖为涤我心,月为刷我眸。
岳阳名胜一楼孤,画栋朱甍迹久殊。
山色尚留麋子国,秋声不断洞庭湖。
风吹急浪鱼龙冷,云尽高空雁鹜呼。
日落巴陵道,登楼意浩然。
神仙不可见,遗迹至今传。
暮景来苍莽,年华感逝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