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锦里归来万虑降,戴逵何必适他邦。


幼思弓剑驱千骑,老爱琴书占一窗。


分芋带烟寒斫玉,寻梅和月夜临江。

无奈诗魔未易降,顿兵坚壁鹊华邦。


古今不卷江山画,日月长开宇宙窗。


我爱园公并角里,谁夸陆海与潘江。

一退愁城万里降,从今按堵乐吾邦。


睡残蕙月猿推枕,吟断松风鹤啄窗。


槁木不春从换岁,虚舟无物任飘江。

天子股肱守,丈人山岳灵。


出身侍丹墀,举翮凌青冥。


当昔皇运否,人神俱未宁。

有形则有影,畏影当念形。


日月难久晦,处阴乃暂停。


光照不复离,疾走何所宁。

政是国家多事秋,渝川县尉亦风流。


吟诗不废公家事,坐使孟郊输一筹。

远山横碧一溪清,白鸟飞边落照明。


吏散庭阶一无事,绿阴亭上又诗成。

惨惨秋风吹客襟,唐人遗迹宋人吟。


浮云世事多迁变,不独此亭无绿阴。

五百年前作此亭,亭前古木绿阴清。


而今古木无存者,赖有新亭系旧名。

九日江亭上,谁怜老孟嘉。


要人看白发,不用整乌纱。


寄兴题桐叶,长歌醉菊花。

佳节重有感,人间行道难。


登高苦无地,把酒一凭栏。


山迥暮烟合,江空秋水寒。

公子迈流俗,澹然薄世荣。


华亭入幽邃,永日有馀清。


高梧罗前庭,修竹被两楹。

面势揖孤峙,交柯藏伯劳。


日临公馆寂,人与此轩高。


对酒屡中圣,题诗应仆骚。

溪光山色两幽深,更结新亭倚翠林。


老木参天烟漠漠,虚檐挂日影沉沉。


三年此地留乔舄,六月凉风飒楚襟。

西山朝来多爽气,露沐风梳发新翠。
泄云无力占山腰,初日分光上山背。
远山苍茫近山紫,四面钟鱼谈佛事。
云团车盖起重重,文正三朝相业隆。
种树百年蟠厚地,读书六月坐清风。
蝉吟露叶初回梦,虫吐秋丝忽堕空。
驾言晨出涢台隅,涢上登临酒拍壶。
不似岘山羊叔子,心随汉水欲吞吴。
新得亭名号翠阴,轩窗环合尽青林。
定知野客先回顾,何处山禽自好音。
池面有莲风气馥,城根多竹月华深。
顾家亭子绿阴阴,杨柳菰蒲岸岸深。
鹭下积陂明霁雪,莺啼丛薄度镕金。
凉云覆地苔粘屐,疏雨沾衣露满襟。
云影天光一鉴开,墨波微动晓风来。
细看洗砚鱼吞句,知是青山老骏才。
万个萧森一径遥,逼人清气日飘飘。
瘦藤短帽闲来往,立听微风奏凤韶。
乌宦名园古所闻,古人佳致属今人。
一林风月年年在,吟弄依然只缙绅。
红莲艳艳碧莲开,风细馀香远近来。
藕大如船花十丈,结窝何必问蓬莱。
袅袅垂虹跨紫霄,彩云深处路迢迢。
少年倘遂男儿志,何必乘车过此桥。
挺挺高枝势入云,喳喳灵鹊噪声频。
年来喜事知多少,珍重时时报主人。
一脉连江水气通,时消时长与潮同。
供炊来往人何限,饱后都忘造化功。
万松岭上松阴亭,松阴盛夏风泠泠。
老翁午睡忽惊觉,何处鸟啼三四声。
虞廷奏湘弦,皇风被寰区。
万物遂长养,人情亦怡愉。
嘉树蔼新绿,修篁时雨馀。
山腰路转响湾泉,一径悠然陟翠巅。
满眼祥云绕法供,刊岩瑞像俨金仙。
元戎孝感诸天护,古木歌题峭壁镌。
沙边幽鸟傍清漪,泷下渔船逆浪归。
身在辋川图画里,晴空惟欠雪花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