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两三花、一般娇姹,惹他风雨无赖。
梦回只在红楼角,一片冷云低碍。
春似海。
两三人、一般僝僽,春三二月风雨。
檐花落尽春灯黯,犹照今宵欢聚。
吾与汝。
乍连宵、风风雨雨,天公已把春葬。
玉箫吹得湘魂醒,还为落红惆怅。
帘一桁。
笑人人、一双和你,玉簪花外前度。
风流解唱阿蛮曲,袖里凤鞋能贮。
堪记取。
认萧寥、盦中佛火,梅边人共花老。
评量铁史先生传,一幅溪山画稿。
天亦恼。
一舟停、佛狸祠下,酒边人与花遇。
金焦双送南朝客,海上圆波重聚。
相记取。
向荒湾、听风听水,酒边人共愁住。
红鸳只在横塘侧,一支远分江浦。
归梦阻。
隔帘纱、画栏疏柳,层层都是空绿。
一分屋绕三分水,更带二分修竹。
鸥未浴。
问秋来、魂销几度,可还今夜销得。
笼鹦谩怯铅霜冷,低影茜纱窗隔。
波一尺。
正愁人、愁丝未浣,织成帘外愁雨。
灯残酒醒香楼窄,撩乱鬓丝盈缕。
梯小步。
溯苍茫、中央宛在,风人曾写高致。
而今再见东湖隐,开个柴门湖觜。
花数里。
看溪山、一十八里,秋容瘦削如许。
粼粼漾漾平陂水,摇荡白萍花雨。
天欲暮。
又传来、妙香笺纸,空床病为君起。
始知锯了多时木,锯义元如木义。
水漏矣。
问西风、数行新雁,故人今向何许。
衔来音信从谁至,宛转似将人语。
休轻顾,便拆得封时、都是伤心句。
问江鸳、为卿来者,赏音千古能几。
兰桡荡入花深处,先爱扑襟清气。
人乍起。
敞茅堂、茂林环翠,苔矶低蘸烟浦。
青蓑混入渔家社,斜日断桥船聚。
真乐处。
望长安、一囊书剑,匆匆几度寒暑。
忧来何事堪消遣,托意麝煤琼楮。
乡梦苦。
傍湘筠、一痕梦雨,三生絮禅难证。
十年恩怨鸳鸯褥,花底月明交影。
眠未稳。
荡秋心、一纸柔橹,声声如作吴语。
迎人波上螺鬟翠,难得更无风雨。
佳日遇。
悔蹉跎、薜萝心事,白头残客谁语。
不堪重听吴娘曲,凄断五湖烟雨。
开卷遇。
问青灯、今夕何夕,空闺向人花吐。
愁多翠叶常聚,又禁密珠如语。
秋又暮。
蓦经过、苏台沪垒,海天容我长啸。
俊驴又踏长安路,滚滚软红驰道。
高处眺。
铁阑桥、夜深风雪,忍寒相待如许。
天涯久悔狂游倦,那肯更沾风絮。
凭听取。
买陂塘、绿荷添种,平铺浅浅明镜。
隔花新筑玻璃馆,帘卷碧云千顷。
鸥未醒。
问斯人、几生灵气,修来才慧如许。
分明五彩文鸾影,曾见并巢珠树。
时不与。
甚年来、烟萧月瑟,百般风物非故。
飘鸾泊凤天涯隔,相忆不成相顾。
思泰宇。
甚匆匆、轻舟催发,蒲帆远影天际。
宵呼比户相惊苦,离乱眼中何世。
谁左计。
有千丝、闲边情绪,楼高倚遍无语。
添衣移枕何曾是,气候错晴疑雨。
愁伫立。
过黄昏、斜阳收了,画帘几桁催卷。
窗灯不上情更好,月出梧桐庭院。
花气袅。
守荼蘼、残寒影里,怀人最是春暮。
轻阴天气闲庭院,睡起还疑初曙。
君试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