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晨栉充国风,夕沐巴峤雨。


云馆枕攒峰,江亭席回浒。


空水相澄鲜,林霏自吞吐。

谁开大仰云,此岂吾力及。


日光千丈毫,弹指众峰立。


衡山卷阴气,海市发冬蛰。

微月淡芜城,飞萤纵复横。


蛙鱼凉亦乐,跳港触荷声。

荒城孤绝处,犹指玉钩亭。


凉月遍宜上,江南山更青。

同辇笙歌地,荒池风露天。


无心更怀古,凉夜正甘眠。

君乘瘦马来,骨竦毛何长。


下马与我语,满屋声琅琅。


一诵庐山高,万景不得藏。

雨多秋草盛,浓绿拥寒阶。


吾庐奥且曲,退缩如晴蜗。


小园已自隘,欲往泥沾鞋。

我藏仲圭天目松,敝箧龙飞惊壁破。


分写第三第四株,胜迹吴倪世传播。


梦想此山三十年,佳游往往逢抑挫。

雨宿疏篷不耐闲,蘋花菰叶老江干。


鹭飞欲下忽惊起,秋水新添一寸寒。

四姑嶂下花始开,九子岭边闻晚雷。


蒙蒙细雨一帆重,人向春云来处来。

春江欲济苦无舟,滚滚清流变浊流。


醉看蛟龙挟云去,临池且为学书留。

不羡封侯入玉门,中原未靖虎狼群。


欲呼力士携锥出,谁是人间仓海君。

何意开轩名半野,身存魏阙思江湖。


斜侵瓜圃通花药,稍傍薇垣近竹梧。


千里秋风催斫鲙,九霄晨露浥飞凫。

中秋雨洗月如玉,玉露还将寒兔浴。


万载冰轮物外悬,九霄清气谁相束。


太虚仙子御风行,剪雾裁云那敢触。

晓寂堪无虑,所思忽复长。


拙愁因景逼,痴懒怪时忙。


个个啼莺怨,双双舞蝶狂。

孤吟明独对,耳目作生涯。


雨宿闻啼鸟,风前中落花。


无营春愿足,即事晓因加。

雨宿花光重,风浮草色轻。


转添莺欲语,更觉柳摇情。


碧野真如洗,烟林复与清。

仙源何处觅琼浆,万朵飞红乱夕阳。


莫怪桃花贪结子,芳菲元不为刘郎。

骑鹤吹箫空月明,乱山风雨闭荒城。


那曾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。

卧听西岩风雨生,草堂萧飒一灯明。


并枝宿羽深愁湿,绕竹飞泉倍觉鸣。


仲蔚蓬蒿迷宅径,少陵花鸟入诗情。

潇潇暮雨湿行装,托宿仙宫夜正长。


自有灵符驱毒蟒,至今灵气护虚堂。


常怀鹤背人如玉,未就丹砂鬓渐霜。

驿灯分暝色,野馆滞秋阴。


已倦衰年事,偏驰故国心。


夜凉槐雨滴,月暗草虫吟。

高情常爱白云多,云为漫山雨注河。
野人宁知御史雨,只见石田苏晚禾。
旱云何事赋成均,总道苍生属望新。
丹陛宵衣传露祷,三雍拜诏肃郊禋。
风霾岂压祈年瑞,桃李偏宜化雨春。
细雨扁舟泊近村,三人同卧亦销魂。
谁怜此夜孤身客,山店残灯独掩门。
因过星水路,重宿斗山堂。
旅次晨炊晚,宗盟夜语长。
阴晴无日定,来往笑人忙。
山北山南近可游,农谈西夕偶淹留。
茅茨喜就田更宿,鸡犬愁闻里正求。
鼓吹雨沉莎泽冷,管箫风袅豆篱秋。
落雁飞来钓濑边,笮丝犹系下津船。
归心急似桐江水,一夜疏灯听雨眠。
老学羊裘缉芰衣,小臣再疏谢彤闱。
富春夜雨孤蓬宿,岂为名山缓缓归。
绿草临平岸,渔舟遍大堤。
雨中邻火暗,云外远峰迷。
蓑笠时堪负,家醪恨少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