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地本无际,南北竟谁分。
楼前多景,中原一恨杳难论。
却似长江万里,忽有孤山两点,点破水晶盆。

丞相高斋半草莱,旧时风月满亭台。


地从日月生时见,天到江山尽处回。


三国是非春梦断,六朝城阙野花开。

天畔危亭绣拱扶,并游词客总江湖。


千山雪浪吹楼殿,万里云帆下舳舻。


秋色平分瓜步远,暮烟斜合景阳孤。

古来北固号吴关,云水楼台罨画间。


主人风流美为政,暇日携客同登攀。


长洲仙令罗浮子,喜往名山洗心耳。

宝阁高横玉宇寒,分明脚底踏焦山。


长淮渺渺三千里,只在僧窗一榻间。

天造西来险,山回北固形。


断崖缠赤日,孤柱擘苍溟。


此地何能限,长江或有灵。

试凭古刹俯江城,追思孙权共孔明。


三国有人成底事,六朝何代不交兵。


中原天子今恹复,北塞胡儿始削平。

北固峰头醉倚阑,两山秋作画图看。


海门对涌青霞阙,江面双浮碧玉盘。


风静帆樯行树杪,天空楼阁出毫端。

乘晓到香台,钟残僧梦回。


岩阿精舍隐,石窦普门开。


初日跃林出,罡风跨浪来。

天外飞甍接太虚,只疑僧在雾中居。


风掀白浪过江口,云拥青山入座隅。


词客旧题留北固,寓公高致属南徐。

高寻海岳片云垂,绝壁天风万里吹。


笔冢已荒书带萎,临池犹似学书时。

高阁真疑坐九霄,钟声远送海门潮。


峰巅片石留三国,槛外长江咽六朝。


何处云烟辨吴越,此间苍翠压金焦。

枕中云气千峰近,床底松声万壑哀。


要看银山拍天浪,开窗放入大江来。

蜀葵鄙下兼全落,菡萏清高且未开。


赫日迸光飞蝶去,紫薇擎艳出林来。


闻香不称从僧舍,见影尤思在酒杯。

寒暄皆有景,孤绝画难形。


地拱千寻崄,天垂四面青。


昼灯笼雁塔,夜磬彻渔汀。

神人高处卓云根,龙脊横空势欲奔。


江上青山几今古,檐前白日自朝昏。


僧依泉石心逾远,蜃吐楼台气不吞。

扁舟京口意踌躇,北固峰头泪满裾。
闻道昔时兵可用,未知今日事何如。
伤心南渡英雄尽,屈指中原岁月疏。
烈风吹面立城隅,俯仰人间万事徂。
万古江山自雄浑,百年城郭已蓁芜。
乱馀故物惟金鼎,事往前贤只画图。
丹槛拂丹霄,人寰下瞰遥。
何年增造化,万古出尘嚣。
地势盘三楚,江声换几朝。
甘露何年降,翛然古佛堂。
老僧不说法,童子自焚香。
大地慈云合,诸天慧日长。
铁瓮城边古道场,近来人说赞公房。
江盘北固山形转,云抱南朝树色苍。
世外青鸳谁结构,坐间紫鸽自回翔。
醉里摩挲望眼开,江天寥落暗风埃。
犹闻西府兵麾满,不见中原驿马来。
今日贾生须痛哭,当时祖逖是英才。
北固岩端寺,佳名自上台。
地从京口断,山到海门回。
曙色烟中灭,潮声日下来。
城头山势隐楼台,千古禅宫向水开。
帆带暮云归海去,风吹明月过江来。
数宵清话分僧榻,一片闲情付酒杯。
一上高楼望眼醒,无边风景入诗扃。
水连天去萦回白,山过江来远近青。
秋草蝶飞全晋地,斜阳人语向吴亭。
江南江北景无穷,都入危楼一望中。
霸业荒凉天地老,山河盘踞古今雄。
丹阳雨至云连树,瓜步潮平浪拍空。
阑千百尺倚层霄,风景无端入望遥。
岛屿势从沧海断,楼台影落碧波摇。
青山绕寺自千载,芳草缘城锁六朝。
飞甍百尺拱瑶京,四望无端景象明。
霸业己知随逝水,山光犹自役吟情。
草分野色缘城去,风引潮声入座清。
皇华使者下沧洲,十载题舆记旧游。
欲信随车翻雨脚,请看转漕跋船头。
飞腾已入西清殿,徙倚犹寻北固楼。
鼓枻凌涛江,江光晚来薄。
相望铁瓮城,正值沙水落。
滩长洲渚出,月黑风雨作。